因为孙权不具备这个条件,他就算自己想打也打不赢呀!一个对自己能力认知比较全面的人,怎么可能拿自己的短处去拼别人的长处。这无疑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所以,在国家政权的布局上面,孙权选择保全自己是明智的。
第一,孙权的政权不稳,他需要解决自己内部的问题
孙权手下的人并不是很服从孙权的统治,而且存有异心。一部分将士或者将军希望自己能够去投奔曹操,一部分人却想着瓜分孙权的天下。在孙权的领地里,每个管理者的出身都各有不同,存在着民族矛盾。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孙权分身乏力,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这些内部矛盾,他哪还有什么精力去扩张自己的国土!
第二,虽然曹操和刘备死了,但是他们的国家的防控能力和军事储备并没有下降
在曹操死后,曹丕即位,曹丕是一个非常有谋略的人,在他父亲的影响之下,他也是一个非常有野心的人,虽然刚即位的他看似比较稚嫩,其实已经是一个身经百战的高手。虽然刘备的继承人并不是很有能耐,但是他有自己的原班人马继续帮他管理着他的天下,尤其是诸葛亮这个忠心耿耿的人。综上所述,尽管最厉害的人已经不在,但是没有人愿意招惹他们的国家。
第三,孙权对打仗并不是很擅长,他更适合当管理人员,实战经验不成熟。
孙权是一个谋略家,但是并不是一个军事家。他每次打仗都是带着大批的将士送给自己的敌对方暴打,常常让对方以少胜多。这样的事情发生一次、两次或许是对方太强,但是,如果超过三次,那就说明孙权真的不适合实战。
因为虽然曹操刘备都去世了,但是继任者和辅政大臣都很厉害,而且单论国力,东吴并不能稳胜!
虽然曹操和刘备都已经去世了,但是魏国和蜀国的实力还是在那摆着的,孙权一时半会儿不能做到一统天下。
首先,曹操刘备去世后,并不代表期国实力下降,魏蜀实力依旧不是可以轻易吞并的。再次,孙权晚期,长子去世后,立太子上产生很大问题,导致二宫之争,党政不断,也在消弱国内实力,更无争霸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