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山大叔之所以会被人们称为是春晚象征,是因为本山大叔的确引领了一个时代。
打我看春晚起,春晚一共经历了三个时代,陈佩斯时代→赵本山时代→沈腾时代。陈佩斯和朱时茂当时可是风靡一时啊,陈佩斯老师那出色的演技真是拍案叫绝。结果本山大叔亮相春晚,将东北人的小品幽默带向了全国。
赵本山的小品太经典了,许多台词和梗耳熟能详,至今还在用,甚至做成了表情包。
赵本山的成功除了自身之外还有一点不可或缺的因素就是搭档,不得不说,本山大叔的搭档一个个的也是出类拔萃。最开始是跟高秀敏和范伟,《卖拐》,《卖车》,“拐了拐了拐了啊!”,“妈鸭!还有意外收获!”之后是和宋丹丹最辉煌的时候,《昨天今天明天》的改革春风吹满地,再到《小崔说事》的战斗公鸡公鸡中的战斗机欧耶,到最后的《火炬手》,现在想想还真是辉煌啊!
之后本山大叔便渐渐的推出春晚舞台,开始培养下一代,《不差钱》中捧红了小沈阳,之后就没捧起什么演员了。
直到现在的沈腾又是另外一种表演,是回归最基本的笑点和抖包袱,是观众们心里最正常的小品,但是近两年春晚的小品质量严重下滑,希望沈腾能够继续努力,撑起一个时代,希望今年春晚不要再让大伙失望了。
但是以本山大叔的影响力来看,被誉为是春晚的象征一点也不为过。
在很多观众的心里赵本山就是春晚的一个象征,因为赵本山高质量的春晚作品一直陪伴着我们,时间长了,我们想到了春晚就会想起赵本山的小品。春晚会有很多不同类型的语言类节目,在众多的节目中我们最期待的莫过于赵本山老师要带给我们什么节目,曾经许多观众也一度因为赵本山退出了春晚的舞台,而选择不看春晚的节目了。
首先呢,赵本山本身就是一个典型的演技派,赵本山演绎的角色都是贴近生活,源于生活的,他演绎出来的角色会让我们觉得那就是他,他就是那个角色,最灵活生动的存在,少了些许的尴尬,多了更多的艺术的唯美。《不差钱》应该是没有人没看过,这一部经典的作品里,赵本山和小沈阳将平常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梦想融合在一部作品中,生动的演绎出来,这样的经典是不会过时的,现在看来依旧笑得肚子疼。还有他卖拐的时候,“拐了拐了”简直是要笑死人,搭档之间无缝连接的配合,让赵本山的作品脍炙人口,印象深刻,并且会受到很深的启发和感悟。
其次呢,赵本山是一个有才华的喜剧表演者。赵本山的经典作品有很多《卖拐》《白云黑土》《不差钱》等等,这些我们一笑而过的点都是赵本山辛辛苦苦的创作,这几分钟的小品,不知道要花费多长时间的努力,这都是精华的浓缩。就像那句“眼睛一闭一睁,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辈子过去了”“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是什么?人活着,钱没了。”还有小品要求最后情感定位一定会回归到生活的真善美,赵本山的作品就有这样的一种魅力和魔力,这是一种生活智慧的升华,让它们更加立体的展现在我们面前。并且赵本山的小品会带给我们思考和体悟,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记住赵本山,也慢慢开始习惯了赵本山,到最后觉得春晚一定会有赵本山。
最后就是赵本山的幽默是与生俱来的,有一种人生来就有一种天赋叫无与伦比的幽默感,赵本山的幽默不是在尬聊,也不是乱七八糟的乱编,更不是一种所谓的“高大上”,从而脱离我们的正常的审美标准,而是一种浓缩的精华,是适合我们广大的观众去欣赏的,所以,我们喜欢赵本山也是有原因的。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赵本山老师的老家,东北的东北口音是最魔性的一种方言,我们都能听得懂,并且还很情不自禁的就融入进去,这也是赵本山老师的一大特色。并且,东北人本身就很开朗很好玩儿,很适合我们的娱乐。
赵本山的才能是很出众的,虽然上了那么多次春晚,赵本山说每一次登上舞台还是会紧张,他从始至终都怀揣着对舞台的敬畏,所以,我们总会说赵本山是春晚的象征。
可以用一句话:“过了山海关,都是赵本山”,证明赵本山在小品界的地位。
赵本山凭借其独特的赵氏喜剧风格,前后一共21次登上春晚的舞台,是春晚的常客,“赵本山”在很多人心中已经成为春晚中的记忆点,所以他被称为“春晚的象征”一点也不为过。
赵本山出演春晚的小品多,质量也很高,前后一共出演了《昨天 今天 明天》、《卖拐》、《卖车》、《心病》、《不差钱》等经典小品,合作过宋丹丹、小沈阳、范伟、高秀敏等实力笑星,在新春佳节为观众带来了很多笑点。可以说,他的作品都太经典了,传播的影响力也十分广泛。
在小品《卖拐》中,赵本山饰演的“大忽悠”凭借一个三寸不烂之舌和一套“歪理”成功把范伟“拐”到坑里,把一双拐卖给了一个四肢健全的人。这个小品在当时的反响很大,因为它兼具诙谐幽默并反映当时社会上的一些现象,是一个贴近生活的小品。
赵本山的小品除了轻松搞笑,有生活气息以外,还结合社会热点话题,在让大家收获快乐的同时,也会共同思考社会现象,关注热门事件。比如在2008年和宋丹丹老师合作的《火炬手》,就是致敬北京奥运会,这也是“白云黑土”系列的第四部。小品中以一对老夫妻“争夺”奥运火炬手的故事展开,十几分钟的故事中包含了很多关于奥运会的科普知识,也带有对一些运动项目的调侃,比如“什么运动让人看着揪心”,答曰:“足球”;“什么运动更揪心”,答曰:“中国足球”,以小品的方式调侃了中国足球的实力,观众看了既会发笑又感到扎心。
在2009年赵本山携弟子在央视春晚表演小品《不差钱》更是火遍全国。小品借鉴了《星光大道》的参赛形式向观众展示了赵家班弟子的唱功,带火了小沈阳。也让“苏格兰情调”一时风靡。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人表演小品都在模仿《不差钱》的故事形式和穿着打扮,足以证明其影响力。
虽然现在赵本山已经不再参加春晚表演,但是他曾经的作品拿到今天来看还是会让观众捧腹大笑,更重要的是,经典的小品既搞笑幽默,又贴近生活,针砭时弊,所以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观众一想到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必然会联系到赵本山的作品,因为他曾经为观众带来了很多快乐,所以说他是“春晚的象征”之一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