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古代需要八百里加急信息的时候,为什么不使用飞鸽传书呢?

古代八百里加急还需要用人骑马送去,为什么不用飞鸽传书呢?
2025-04-12 13:30:31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其实飞鸽传书就和船只一样,局限性太大了。鸽子毕竟是动物,真要是什么紧急的情报,把鸽子放飞了之后,万一出现什么意外,没有把情报传到,耽误了什么大事就是死罪。

飞鸽传书的不稳定因素太多了,若被猎户射下来吃掉,就真的无语了,而且这样的事情在古代是经常发生的。而且让鸽子准确无误的飞到想要传递的目的地也是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的,而且一般信鸽只能认清一个地方,如果到不同的地方放飞,它自己可能都蒙了。

唐朝的时候驿站已经十分完善了,基本上是每隔20里就会有一个驿站。那时候的驿站是国家专营的。古代的交通和通讯都特别的不便捷,要想传递消息只能是靠书信往来,而交通工具又特别的单一,基本就是马和船了。使用船的话就会有很多的限制,比如水流,风向什么的。所以最简单常用的下就是使用马。

在古代驿站传递消息分为300里、400里、600里、800里,一般的话都是300里的。骑太远对马伤害太大,而且人也经受不住长时间的奔驰。当时的驿站制度管的特别严,如果传递消息的马受到了损伤,那么驿站的负责人是要受罚的。所以800里通常都是用来传递一些国家大事的,都是一些十万火急的事情。

即便是骑马传递消息的时候,尤其是八百里加急的文件,驿站都会派出好几个人一块去传递。确保的就是万无一失。

回答2:

800里加急信息,是有好多个人一直在用马跑,但是飞鸽传书的话一只鸽子飞800里还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的。

回答3:

因为工作虽然说可以快速的飞行,但是对于准确性来说是不稳定的,很容易信号被截留,或者是多长时间传输不到

回答4:

飞鸽传书不安全,鸽子在飞行的过程中容易被人射杀,鸽子一旦被杀,不但会造成小心泄露,还会延误战机,因此让人去传更为安全。

回答5:

这是因为飞鸽传书相对于八百里加急来说是比较慢的,所以往往都是用快马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