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杀魏延?如果魏延不死,蜀汉会怎样?

2025-04-05 21:01:06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魏延军事才能比不上诸葛亮,却要在军事上弄险,若魏延直面司马懿必死无疑。魏延在政治上并无根基,若文官集团抑制他的军事行动他可能会有过激反应。则蜀国大祸即在目前。当然,假若魏延临大任而知惧,守汉中而护国,以魏延的军事才能得姜维之助,则蜀汉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偏安之局。

回答2:

我觉得假设魏延在诸葛亮去世后接替他的位置,只能让蜀汉灭亡的更快!平心而论,魏延军事才能不亚于姜维,凭他镇守汉中多年未失的表现来看,他绝对能胜任一方大将的位置。所以,刘备慧眼识人,让魏延任职汉中太守,魏延也不负所望。诸葛亮也不是如同演义中描述的那般恨魏延,说魏延有反骨,纯属小说虚构,增加情节精彩度而已。事实上诸葛亮颇有惜才,爱才之心,不然后期南征北伐也不会带上魏延,倚为前部先锋。子午谷奇谋的建议也显现出了他的谋略。魏延有很高的军事才能,但是在政治内务方面,却很低能,这决定了他在外统兵打仗是个优秀的人才,但是要他做到诸葛亮这个位置,太难为他了。

回答3:

魏延是蜀汉内部派系斗争的牺牲品,诸葛亮在世时,凭他个人的威望和实力,小心翼翼地平衡荆州派,东州派,益州本土派,以及其他势力之间矛盾。魏延和后来的姜维一样属于无党派人士,势单力孤。因此,诸葛亮死后,矛盾凸显,魏延就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因为以杨仪,蒋琬费祎为代表的荆州派是绝对不会让魏延掌权的,即使掌权,也会想法把他拉下来。

回答4:

魏延与关羽一样,也有性格上的弱点,关羽的孤傲在魏延身上同样明显。诸葛亮死后,蜀军欲退,魏延大怒道:“丞相虽亡,吾自见在。府亲官属便可将丧还葬,吾自当率诸军击贼,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事邪?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乎!”,直接将后退的栈道烧毁。这一行动导致魏延与当时以杨仪、王平、姜维为首的另一班将臣尽数对立,而魏延原本与杨仪有私怨,杨仪借此便将魏延斩杀,并诬其谋反,诛了魏延三族。

回答5:

我认为假如魏延不死,蜀国可能灭的更快。魏延性格极为自负,如果他接替诸葛亮的位置领导北伐,很可能会犯大错误,使蜀军遭受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