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舰队的创始人李鸿章,为何加入挪用军费行列,助慈禧修颐和园?

2025-04-09 01:42:23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1873年,同治帝亲政,慈禧想要修缮颐和园,作为自己退居后宫颐养天年的居所,却遭到了醇亲王奕譞、恭亲王奕欣、李鸿章等大臣的极力反对,1885年,慈禧再次提出想要修缮颐和园,这次却得到了奕譞、李鸿章的支持,前后反差这么大,这是为什么呢?

此时正值光绪亲政的关键时期,奕譞深知慈禧专权多年,自己的亲生儿子同治皇帝都长期作为儿皇帝,更何况光绪。此时慈禧最大的愿望就是修颐和园,他也担心儿子光绪一辈子都是儿皇帝,也担心自己不慎惹怒慈禧,招致更大的祸患。

奕譞知道慈禧既想要买军舰,又想要修颐和园的两个心病,他自己也有既要保儿子,又要保自己的心病,于是他最终选择用海军军费作为协调利益的粘合剂,挪一部分钱修园子,让慈禧住进去颐养天年,不但可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还可以让光绪顺利亲政掌权。

所以奕譞出任总理海军事务大臣时,最大的心愿并不是建设海军,而是如何使光绪平安掌权,海军不过是他完成这一愿意的一个平台。

而李鸿章为筹建北洋海军,奔走数十年,海防分区、舰船配制、港口泊位、炮台船坞、官兵俸饷、经费筹措等事,他都亲自参与谋划,一个将北洋水师视为私产的人,为什么却也参加到了挪用军费的行列?李鸿章

李鸿章身为洋务大臣,兴办洋务多年,在朝中政敌很多,自从恭亲王失势以后,李鸿章就失去了依靠。此时光绪生父醇亲奕譞王入主海军,而且光绪亲政在即,李鸿章不得不开始找新的靠山,于是他将目光投向了醇亲王,加入了挪用军费的行列。

两人各怀鬼胎,奕譞想用海军军费换取光绪的顺利亲政,李鸿章想借海军重新获得庇荫。1888年醇亲王以万寿山工程款不够为由,要李鸿章以海军的名义从各地筹款,最后筹到260万两,用利息供慈禧修园,从此李鸿章完全加入到了挪款修园的行列。

李鸿章一个危险意识很强的人,他最先提出“泰西虽强,尚在七万里以外,日本则近在户闼,伺我虚实,诚为中国永远大患”,目标明确,警惕性高。但随着“定远”“镇远”两艘铁甲舰的到来,以及北洋海军成军,作为中国近代海军创始人的李鸿章,也在一片夸赞声中开始飘飘然。

早年的李鸿章对日本高度警惕,到了晚年却也昏庸和麻木,他认为以北洋舰队的能力,攻击他国力量可能不足,但是自守完全没有问题,并不需要再投入一分钱军力了。丰岛海战前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要求配置速射炮,需银60多万两,李鸿章声称没有钱,直到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中战败,他才上奏说明上次筹款的情况:“汇丰银行存银1072900两,德华银行存银44万两,怡和洋行存银559600两,开平矿务局领存527500两,总计260万两。致远舰

当初挖空心思为海军筹措经费的人,最终同样挖空心思“变通”挪用了海军经费,北洋海军的军费到底被挪用了多少,一直以来都是一笔糊涂账。与其说是慈禧挪用的,不如说是醇亲王、李鸿章等海军主持者拱手让出去的。慈禧太后

人们指责慈禧用海军的钱修园子,满足自己的私欲,却忘记了醇亲王奕譞、李鸿章也是为了自己的私欲,用满足慈禧愿意的方法,实现自己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