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总是矛盾的统一体,生活中有冷必有热,在“冷”与
“热”之间,折射出人生百态,不断演绎着“冷漠的悲情”和“温
暖的爱意”。
不知从何时起,人与人之间慢慢变得冷漠,哪怕路遇歹徒当街
行凶、目睹落水者拼命挣扎、眼看老人倒地置之不理……,能救者
冷漠、需救者伤心,似乎这个社会充满着“寒流”,总让人不寒而
栗。我们在试图描绘“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热过去”时,总
是不忘感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冷现代”。
最近看到过一篇新闻,说的是黑龙江双鸭山王晓明因妻子嫌弃
自己生病的母亲,就以带母亲去山上看风景为名,用车子驮着母亲
,在一个偏僻的山上,亲手用绳子将母亲活活勒死,草草掩埋。看
罢新闻,不禁令人如跌冰窖。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无情无义的孽子
的所作所为,如同在冬天向看过此新闻的人们身上泼了一盆冷水,
从头冷到脚。
当然,社会不全都是冷漠,“冷”只是“热海”中的“一粟”
而已,你瞧,感动中国的“雷锋传人”郭明义,20年来献血6万
毫升,是其自身血液的10倍多,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1994
年以来,他为希望工程,身边工友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先后
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却一贫如洗,一家三口人
至今还在鞍山市千山区齐大山镇一个80年代所建的不到40平方
米的单室里。
正如颁奖词所说的,他总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问自己,还
能多做些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也正
是有了郭明义这样一些人,提温着社会的正能量,使温暖的“热流
”汇成了浩浩荡荡的社会“主流”。
还有,无论是东北抗击冰雪灾害还是四川抗震救灾,处处可见
数以万计的志愿者身影,帮助灾区的灾民恢复生产,共度难关。就
连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也积极开展义赈义演、捐款捐物慷慨解囊
,热心场面感天动地,让人觉得这个世界充满着温情。
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只要我们每一个
人都愿发出亮光照亮别人温暖别人,那么充满着正能量的星星之火
必将燎原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火热”必将驱逐“寒冷”,“阳
光”定会驱散“阴霾”,“暖流”也必将会成为我们社会的“主流
”,这个社会,将不再寒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