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中学创建于清代光绪十三年(1887年),由《金华文丛》编辑、出版者胡凤丹独资重修的永康试院改名为永康中学堂。
在辛亥革命推动下,1912年9月,永康中学堂改为永康县立中学校。永康县立中学校为旧制中学,学制四年,只收男生。1923年开始,改三年制,只招初中生,学校因而改名为永康县立初级中学。1932年9月,永康县立女子师范并入,为永中附设师范科,次年招收女生。1956年8月,学校开始设立高中,成为完全中学,校名改为浙江省永康县中学。1975年8月,因永康中学规模过大,分设校区管理不便,县委决定分校,分为永康一中和永康二中。2005年12月31日,永康市人民政府根据市委书记办公会议的决定,将永康中学原址永康二中初中部恢复为永康中学。
永康中学是全省十二座最早创办的中学之一,是金华市范围内除金华一中外最早创办的中学校。永康中学的创办,标志着永康教育史上第一次有了自己的中等教育,标志着封建教育开始走向瓦解,民主教育开始萌芽。
一百一十九年来,永康中学和永康人民同甘共苦,走过了艰难曲折而又光辉灿烂的历程。当日寇铁蹄践踏永康的时候,学校不得不辗转到后吴等地办学;当文革风暴卷来时,学校也被迫停课。但是,野蛮终究不能战胜文明。永康中学虽历经波折,但越办越强,办学品位得到不断提高,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建校以来,永康中学已为国家输送了四万多名毕业生。在遍及海内外的校友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有舍己救人、勇抗海盗烈士英雄,还有一大批在高考、中考中成绩名列全省、全市前茅的优秀毕业生以及飞行员、各条战线上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永康市今天能成为全国著名的百强县,成为中国五金之都,也有永康中学及其校友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