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山”地名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源于芸溪南畔与康美交界的杨梅山,故以山得名;一说站在杨梅山上向西北俯瞰,见其形似五瓣梅花,芙蓉村中一小山,宛如梅蕊。古时因境内一溪的两岸盛开艳丽的芙蓉花,故该溪称芙蓉溪,梅山亦称芙蓉(方言谐音“浮墙”)。梅山开发于晋代,兴盛于唐代。唐宋以来,芸溪之畔的芸尾街,乃泉州至永春等地航运货物集散地,是古代梅山经济贸易中心。宋为怀德乡民寿里。元、明、清为十六都。民国17年置梅山乡,至民国35年期间先后属第三区、第二区。
解放初属第七区。1956年在梅山设梅山区,辖今梅山、罗东、乐峰、九都、向阳一带。1958年在梅山设火箭公社(年底更名为梅山公社)。1959年析出九都公社。1961年置梅山区,辖今梅山、罗东、乐峰一带。1965年析出罗东公社,成立梅山公社。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1997年,面积59平方千米,人口5.7万,辖鼎诚、格内、埔仔、丰溪、明新、竞丰、灯埔、灯光、东垵、诗溪、水口、璞山(林坂)、芸塘、新兰、蓉中、蓉溪、梅峰、演园18个村委会及梅山居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