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噪声工程中心是在中国振动学科创始者屈维德教授的领导下创建并逐渐发展起来的。自二十世纪50年代起,以屈维德教授为主首的原昆明工学院机械系机制教研组在国内率先开始了关于机器减振、消振的科学研究。屈维德、杨橚、唐恒龄、廖伯瑜等教授为在此学科享有较高声誉的学者,《机械振动手册》(《机械工程手册》第21篇)、《振动手册》、《机床动力学》、《机械动力学》及《现代机械动力学及其工程应用》等多部被国内同行誉为最高水平的学科著作。
振动噪声工程中心自建立以来一直从事工程振动、冲击及噪声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并为国家及云南省的机械、建筑、水利水电等行业解决了大量的工程振动及噪声问题。多年来,振动研究室共完成云南省‘八五’攻关项目、工业重点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十余项并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7项。
经过近50年的发展,昆明理工大学振动与噪声学科在机床动力学、机械结构动态分析与设计、动力学建模、设备故障诊断、工业噪声测量与控制等学科方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及科研经验,具备了国内一流的学科发展基础,现有教学及科研人员7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工程振动与噪声问题的日益突出,原属基础学科的振动及噪声学科正逐渐与现代测试技术、计算机技术、系统论、控制论等新兴学科技术融合、呈现向工程化应用发展的大趋势。面向工程发展起来的振动工程学、机床动力学、工业噪声控制学、设备状态测控与故障诊断等新兴学科不仅已成为先进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技术并在航天、机电、水利、船舶、建筑等工程领域中显现出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和学科生命力。 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中心由学院直接领导。实验中心统一管理全院实验室,负责承担全院的实验教学工作和机原机零、金工、制图等校级课程的相关实验教学工作,并承担和参与了许多科研课题研究工作。
实验中心现共有实验技术人员28名、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5名。实验中心下设13个实验室,现共有设备2109台(套),实验室占地约12000平方米。
机电工程学院实验中心,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及培养创新能力为重点,根据本学院各专业、各学科培养目标,制定系统的实验教学计划及实验教学大纲,健全完善实验教学文件。在实验教学中,吸收科学技术研究的新成果,更新和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合理配置和开发利用实验教学资源,高质量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在实验教学中,注意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和方法的训练,使学生掌握现代实验方法,具备科学实验能力,把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贯穿于实验教学全过程。
实验中心,正在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原则,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开发一些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项目,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从事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能力。
实验中心将努力创造一个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积极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工作,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使素质和能力协调发展。
实验中心下设机械创新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气动实验部分)、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机原机零实验室、精密测量实验室、机械制造(切削)实验室、数控技术实验室、机电控制实验室、液压实验室、振动噪声及测试分析实验室、热加工铸造实验室、金属材料热处理实验室、制图模型室、工业设计实验室、工程机械实验室等实验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