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近日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年发现了一个墓葬群,发掘了100多座时间涵盖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的墓葬。一批包括陶器、铜器在内的珍贵文物重见天日。
报道称今年2月起,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开福区伍家岭某工地建设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调查中发现一批古代墓葬和水井。经过系统的发掘,到目前,已发现战国晚期至明清时期墓葬150余座,少量古代水井和一处建筑基址,已发掘墓葬100余座,出土大量包括陶器、铜器在内的珍贵文物。
在已经发掘完毕的100余座墓葬中,工作人员选择了几种典型的,向参观的公众们介绍,其中,占比最多的是战国晚期至西汉时期的墓葬,有60余座,均为中小型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室为直壁、平底,随葬器物以仿铜陶礼器为主,鼎、盒、壶组合最为常见,个别墓葬随葬有铜剑、铜镜、琉璃璧以及泥“郢称”等。
专家介绍这几处合葬墓的随葬品多放置于墓室底部一侧,个别墓葬随葬品放置于头龛内,这批墓葬的发现和发掘,对于我们研究长沙地区的发展历史和古代丧葬习俗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