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满目的书籍,我们该如何选择?
目前是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互联网加速了知识传播的速度,移动支付让一些专业人士的知识得到了变现,本质上来说有利于知识的生产和消费。
但是目前起步阶段,市场鱼龙混杂,很多人没什么真实水平利用拼拼凑凑的知识来糊弄大家。不少人利用低价和分销策略和加速自己的项目传播进而获取高额的利润。其实花钱是小,浪费时间和精力事大,并且这么多的知识和专栏容易加重大家的知识焦虑。
李笑来曾经说过一个选书原则我觉得值得称道:
1出版社
每个出版社的出版能力各不相同,也各有所长。尽量选择在锁定的领域里知名的出版社。反正你不能买电影出版社出版的《精通Python》――这当然是玩笑,电影出版社没出过这么一本书。
2作者
靠谱的人写出来的东西靠谱。在决定是否花时间精力去读之前,可以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作者。注意,要去了解作者在该领域中的能力,至于作者的其他方面,必须暂时放在一边。
3版次
第一版的书,慎买慎读。再版次数越多,说明此书的内容越经典。优先选择那些“第n版”(n越大越好)的书。
再此基础上,我觉得可以加上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最能解决你目前问题的书籍或者专栏。
学习就是为了用,如果学习一个东西,立刻能用上,这种正反馈会加速你的学习,提高你的学习兴趣。并且解决了实际问题也能够改善自己的生活。
2.选择注重底层逻辑的专栏。
很多肤浅的道理其实你都懂,大部分的专栏都是在拼凑,正如你的本科或者硕士论文,你懂的。因此原创性、系统性的专栏值得订阅。个人觉得李笑来的《财富自由之路》和刘润的《5分钟商学院》都非常的好。李笑来的专栏更加注重底层逻辑,刘润的非常系统。
3.同一种内容选择一个专栏即可。
很多重复性的东西会加重你的认知负担,加重你的焦虑,对你的成长有害无益,因此选择一个专栏精读即可。
4.最多同时提高不超过3种能力,以一种为主,另外一到两个作为调剂。
有的人太贪心,总想同时学习英语、写作、吉他、编程、投资、营销等等能力,每一项能力都需要用很长时间去打磨才有意义,否则就成为万金油了。
建议先选择一个方向进行突破,当你一个方向突破成功了,其他方向反而更容易突破。
正如以前打仗时,八路军兵力不足,全面战争没办法开打,那就选择一个突破口,集中十倍兵力将其拿下,拿下之后,其他的地方反而更容易攻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