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为进一步开展各种科学研究,同时也为了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更好的实践环境,越来越多的高校配备了更加众多的实验室,并且也购进了多种多样的实验设备及化学试剂。但是,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实验室废水只经过了简单的处理,有的甚至都没有经过处理就排放到城市污水管网中,这给水环境甚至土壤环境都带来了不小的污染,同时也在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上埋下了隐患。
当前,国家对环境的重视程度和资金投入加大,实验室污染物逐渐增多且多为浓度较高的危废,因此治理实验室废水刻不容缓。
实验室废水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一是酸碱废水,一般有强酸或强碱;二是含有铜、锌、银、铅、镉、汞和铬等重金属元素的重金属废水;三是含有醚类、多氯联苯、有机溶剂、有机酸、有机磷化合物、石油类、酚类、油脂类等有机物质的废水。
四是砷、氰类剧毒废水。实验室废水不经处理直接排放会给环境带来严重污染。在研究重金属时,会产生大量的分析残液和剩余试剂,其中有很多甚至是浓度极高的贮备液,有些重金属离子如汞、铬、铅等,还会通过富集作用在人和动植物体内富集,如果到达一定阈值,就会对人体生不可逆的伤害。
在很多实验中,常会用到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试剂,如果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甚至可能腐蚀地下管道。实验室是一个典型的小型污染源,污染种类多;建设的越多,污染的总量就越大。产生的废水大多通过排水管道流入城市污水管网,对人体、环境和水资源造成不可估量的危害。
目前对含汞废水的处理方式多种多样,但成本相对偏高,而且并没有专门针对含汞废水的专利技术与设备,对于单个实验室的废水中少量的含汞废水来说,找到一个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汞处理手段现已是重中之重。
目前国家极其重视环境的治理,首当其冲就是废水的达标排放,对于实验室这种污染种类多、污染源浓度又不高的废水来说,必须找到快捷经济的专门处理方法才能保证废水的达标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