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在中国的现状是怎样的?

2025-04-06 02:47:1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据古代文献记载,我国是在汉武帝时从中亚细亚(西域)引入葡萄栽培的,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栽培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在多种古农书中都有记载。著名的《齐民要术》中记述了葡萄的来源、特性、覆土防寒方法以及葡萄的采摘、加工和贮藏方法。《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葡萄的不同品种。但直到新中国成立,我国的葡萄发展非常缓慢,处于落后状态。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葡萄生产开始迅速发展,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70年代、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出现了几次发展高潮。如1980年底我国葡萄面积为3.16万km2,产量为11万t;到1990年底我国葡萄面积达12.26万km2,产量达85.8万t;2002年全国葡萄面积达33.44万km2,产量达367.97万t。但人均占有量不足3kg。说明我国葡萄生产与世界发达国家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葡萄主栽品种较单一,管理较粗放,单位面积产量较低,重产量、轻质量。因此,我国必须加快葡萄生产发展速度,提高管理水平和质量意识,以赶超世界葡萄生产先进水平。

我国著名的葡萄产区有新疆吐鲁番、山东、河北、辽宁、河南、山西、陕西等地,近年来南方各省葡萄生产发展速度也很快。我国在葡萄栽培和育种上取得了较大进展,栽培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选育出了很多优良品种,同时也从国外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的品种资源。随着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葡萄栽培事业必将有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