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植物是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金缕梅科等为代表的常绿阔叶林。一般常绿阔叶林的树木具有樟科植物叶片革质全缘、表面光亮的特征,因为它们的叶面通常会迎向阳光照射的方向,所以常绿阔叶林又叫照叶林。常绿阔叶林的典型代表有樟树、茶树、柑橘树等植物。
亚热带季风气候也经常有寒潮、台风、梅雨、伏旱等气象灾害。
寒潮:据统计近年,每年都会有3~4次的寒潮过境。寒潮所带来的剧烈降温会给农作物带来很大的灾害,尤其是秋末春初的寒潮影响最大。因为秋末还有未收获的水稻、棉花、甘薯等作物,而初春的三麦、油菜及各类农作物幼苗都在生长发育期,寒潮的到来会给它们的生长带来破坏性的影响。
台风:台风一般出现在8、9月份,平均每年出现2~3次,它的发生主要是受西太平洋热带洋面的强热带气旋影响,中心附近风力可以达到12级以上。强烈台风过境带来的狂风暴雨不仅会使未成熟的农作物受到灾难性的危害,而且对树木和房屋的破坏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梅雨:梅雨多出现于夏初,由于此时的冷暖气流实力相当,所以锋面的移动速度极为缓慢,经常长时间在一个地区徘徊不动,所以这些阴雨连绵的天气就造成了所谓梅雨季节。各地梅雨时间不同,大约持续20天左右,年均梅雨量为220毫米。梅雨量与夏季风的强弱有关,梅雨期云量多、日照少、时阴时雨;如梅雨适时适量,就会非常适合秧苗栽插和其他农作物的生长,正所谓“淡云微雨养苗天”,但是一旦梅雨季节过长或者过短都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如果梅雨季节过长就可能造成特大的洪灾,如果梅雨季节过短就可能造成旱灾。
伏旱:伏旱是在因为受控于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而出现的高温晴朗天气,虽然此时也受到海洋气流的影响,但是依然缺少成云致雨的条件,而且是一年里最热的时间,人们称这一时间为“三伏天”,但是长时期的干旱也会对农业生产带来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