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成本是指企业各利润中心的边际贡献总额之和,减去未分配的共同成本(以及各利润中心自身发生的不可控成本之和),经过调整后才是企业的利润总额。
联合成本是与可分成本相对立的成本,是指在未分离前的联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所有联产品共同负担的成本。
共同成本是管理会计中的概念,联合成本是财务会计中的概念。
1.共同成本的发生,主要为考虑经济效益,共同使用可节省若干成本。
2.共同成本有合理的分摊方法,而联合成本是用武断的方式将其分摊至各项联产品,应谨慎处理。
联合成本是与可分成本相对立的成本,是指在未分离前的联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所有联产品共同负担的成本。
联合成本是由多个产品或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因此不属于相关成本,决策时应予以考虑。
拓展资料:
从概念上来说,联合成本指在一种生产过程中同时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产品时所发生的生产成本;而共同成本的出现则往往意味着多种产品的生产正在使用同一种不可分离的资源。
1.联合成本是当两种产品或服务以某种无法避免和改变的比例关系被生产出来时所产生的成本;关键:各产品能保持一定比例生产或服务,如:空车回程。
2.共同成本是使用资源提供某一种服务并非不可避免地导致另一种服务;
关键:可使部分成本追溯到另一使用者,如道路的共同使用。
二者共同点:不可分割。
拓展资料:
联产品在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后,是在某一个“点”被分别确认的,通常称这个点为分离点,分离后的联产品,有的直接对外销售,有的进一步加工后再出售。我们把分离前发生的成本称为联合成本。
联合成本的分配方法,常用的有实物量分配法、系数分配法、销售价值分配法和可实现净值分配法等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1.实物量分配法
实物量分配法是以产品在分离点处相应产出份额为基础来分配联合成本的方法。其实物量可采用产品总产量的重量或容积等等。
2.系数分配法
系数分配法是将各种联产品的实际产量按规定的系数折算为标准产量,然后将联合成本按各联产品的标准产量比例进行分配。
3.销售价值分配法
销售价值分配法是按各联产品的销售价值的比例分配联合成本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分离后不再加工的联产品。
4.可实现净值分配法
可实现净值分配法就是按各联产品的可实现净值比例分配联合成本的方法。可实现净值是指产品的最终销售价值减去其可分成本的余额。
联合成本是与可分成本相对立的成本,是指在未分离前的联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应由所有联产品共同负担的成本。归属成本是作业成本法的第一步,要求建立间接成本归集库,这些成本在库内性质应该是同一的。所谓“同一”是指归集在相同成本库的的不同成本是由相同的成本动因引起的。在选择成本归集库时需确认引起间接计入成本的主要作业,所以,确认与生产后援助功能有关的所有作业是这项工作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