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馒头发面时小苏打放多了,馒头发黄怎么办

2025-04-07 06:48:3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蒸馒头是如何用小苏打发面
小苏打的化学名称叫碳酸氢钠,家庭时经常用它当发酵粉做馒头。但蒸熟的馒头往往不太暄软,这因为小苏打遇热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不多,馒头中产生的小气孔少,面起发的不好。另方面小苏打本身是碱性物质,如用量稍多,馒头就会产生碱味,色泽发黄,维生素被破坏,效果很不理想。如果在小苏打中加入一定量的醋酸(食和醋)就可弥补以上的不足。不仅可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而且也不会有很大的碱味。
将1斤面粉倒入盆内,放入3两小苏打,倒入1两醋,立即用手搅拌(再加点温水)合面面团,稍醒后,做成馒头,上屉用旺火蒸30分钟即熟。
怎样发面?1、发酵粉用温水泡,水温最好在35度左右2、用泡发酵粉的温水和面,一定要揉15分钟。然后放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发酵,如果室温低,可以连着装面团的盆子,一起放进装有温水大锅
里,盖好锅盖。发酵时间绝对不能少于1.5小时,最好2小时。3、发酵好的面团比较软,再掺面粉揉匀,揉成型,进行2次发酵,就是成型的面团放在考盘或者蒸笼里,不能少于半小时。
这样的发面才能暄腾。我做面包,夏天一般至少发2小时,冬天发4小时。
怎样发面
2快速发面法,想吃馒头了,又未发面,怎么办?
有个办法可以试一试:按500克面粉加50毫升醋、350毫升温水的比例,把面和好,饧10分钟,再加5克小苏打或碱面,使劲揉,直到没有酸味为止,这样蒸出的馒头照样松软。
————————————————这个是应急的

回答2:

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俗称“小苏打”、“苏打粉”、“重曹”,白色细小晶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碳酸钠。固体50℃以上开始逐渐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270℃时完全分解。碳酸氢钠是强碱与弱酸中和后生成的酸式盐,溶于水时呈现弱碱性。常利用此特性作为食品制作过程中的膨松剂。碳酸氢钠在作用后会残留碳酸钠,使用过多会使成品有碱味。
变黄是因为面粉中的黄酮物质遇碱变成查尔酮型结构所致,在碱性溶液中类黄酮易开环生成查耳酮型结构而呈黄色。而碱味本来就是那种有点像苦的味道,混合了甜味就像是涩。
至于化学方程式,如果只是简单的碳酸氢钠遇热分解就是2NaHCO₃==△==
Na₂CO₃+
H₂O
+
CO₂↑
如果是整个反应过程,那涉及有机物和无机物反应,我不知道怎样告诉你,你还是找个身边会化工的人问会明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