孵鸡蛋的最佳温度

2025-04-07 14:38:12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有讲究的,小鸡孵化器孵化中低于某一温度胚胎发育将被抑制,要高于某一温度,胚胎才开始发育,这一温度被称为“生理零度”,也叫临界温度,一般认为鸡的生理零度约为23.9摄氏度;同时胚胎发育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以鸡为例,温度在“35至40.5摄氏度”之间,都会有一些种蛋孵出小鸡。在“35至40.5摄氏度”之间这个温度范围内有一个最佳温度,应该环境温度保持在24至26摄氏度,最佳温度1至19天为37.8摄氏度,出雏期19至21天为36.9至37.2摄氏度。
环境温度对孵化有一定的影响,环境温度的高低主要影响孵化中温度控制的精确度。在生产中一般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季节而灵活掌握。恒温孵化和变温孵化是根据环境温度的不同而经常采用的两种孵化方式。恒温孵化与变温孵化如果操作恰当均可取得较好的效果。恒温孵化是在孵化的1至19天保持一个温度,如:37.8摄氏度;而在19至21天保持在37.2摄氏度,恒温孵化对孵化的环境要求条件较高,环境温度应该保持在22至26摄氏度之间,并且要通风良好。
变温孵化是根据孵化机类型、孵化室温度和胚胎发育日龄,给予不同的温度。如果环境温度低于20摄氏度,则孵化温度可比最佳温度高0.5至0.7摄氏度;如果环境温度高于30摄氏度,则可以降低孵化温度0.2至0.6摄氏度。
相对湿度对胚胎发育有很大影响,湿度与蛋内水分蒸发和胚胎物质代谢有关。在孵化中,温度与湿度之间有一定的相互影响。孵化前期温度高则要求湿度低,出雏时湿度高则要求温度低,一般在落盘后应该增加湿度,同时要降低温度。实际生产中应防止同时出现高温高湿,因为高温高湿会导致排气不通畅,使得孵化机内二氧化碳浓度加大,影响胚胎发育。
种蛋不同,孵化温度不同。褐完蛋、强制换羽后的蛋以及蛋壳厚、蛋重大的种蛋孵化前期温度应该略为高一些,后期则低一些,可以相差0.1至0.2摄氏度。
胚胎发育在不同时间有其固有的特征,照蛋是检查胚胎发育的情况,生产中可以根据照蛋的结果及时了解胚胎的发育情况。如果照蛋的结果出现异常,应该及时调整孵化方案。孵化照蛋应该抓住两个典型时期的特点,即合拢时间和封门时间。孵化到10至11天,正常发育下胚蛋尿囊血管两端应在小头合拢,如若11天末,大部分胚蛋已合拢或发育更快,说明温度偏高,需要降低0.2摄氏度;若11天末只有少部分蛋合拢,则可能温度偏低,应该提高0.1至0.3摄氏度。封门时间为17天,照蛋时出现小头发暗且不透明,如若透光面积较大则需升温0.2摄氏度,若有少部分胚蛋出现向一方倾斜,说明胚胎发育过快,应降低温度0.2至0.5摄氏度。
胚胎发育过程中与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随着日龄的增加而不断增强,所以随着胚胎发育的不断进行要加大通风换气。在生产中,应该随着孵化的不断进行而使风门不断加大,同时要防止出现风门过大,导致通风过度而使温度不能够得到保持的情况发生。

回答2:

1、孵化用的种蛋,放入操作室中温要保持25℃左右;
2、孵化过程中适当降低温度,温度控制在37.1~37.2℃;
3、雏鸡出壳后,提高出雏机的温度0.5~1℃,鸡到21.5天后再出雏作为弱雏处理。
鸡孵化期约21天,18天落盘,7天照蛋,一般到室温影响,可能出现提早或推迟孵化。孵化过程中,还应当适当提高湿度,湿度控制在70~80%。
扩展资料:
为了提高孵化温度,尽快缩短达到适宜孵化温度的时间,采取以下措施:
1、种蛋入孵前预热,既利鸡胚的苏醒,恢复活力,又可减少孵化器中温度下降,缩短升温时间;
2、孵化1天~5天,孵化器进气孔全部关闭;
3、用福尔马林和高锰酸钾消毒孵化器里种蛋时,应在蛋壳表面凝水干燥后进行,并避开24小时~96小时胚龄的胚蛋;
4、5日胚龄前不照蛋,以免孵化器及蛋表温度剧烈下降。整批照蛋应在5日胚龄以后进行。另外,应剔除破蛋;
5、提高孵化室的环境温度;
6、要避免长时间停电,万一遇到停电,除提高孵化室温度外,还可以在水盘中加热水。
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小鸡孵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