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容上:自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之后,"芳草"往往与离情密不可分,它的季节特征反而在其次。仅"无情"二字点出愁绪,犹是对景而言,不露痕迹。“芳草无情”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
在结构上:这三句写景中带有强烈的主观感情色彩,着一“情”字,更为上阕的写景转为下阕的抒情作了有力的渲染和铺垫。下阕直揭主旨,因"芳草无情"导入离愁和相思。过片紧承芳草天涯,直接点出“乡魂”、“旅思”。 上下互文对举,带有强调的意味,而主人公羁泊异乡时间之久与乡思离情之深自见。
摘自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