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太平天国电视剧觉得他们挺英雄?但读历史发展他们行暴政,荒淫无度,残忍至极?why?

2025-04-08 10:50:12
推荐回答(5个)
回答1: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对太平天国的研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往往过于偏颇,否定太平天国、替曾国藩翻案的观点被炒得沸沸扬扬。认为太平天国宗教是邪教的说法在立论上存在着极其明显的破绽。首先对太平天国宗教缺乏应有的研究和了解,而是避重就轻、裁剪史料,片面罗列一些所谓的史实,采用以点代面的方式来全盘否定太平天国。不能因为洪秀全的一些失误就否定太平天国所有的人,对于太平天国进行笼统的否定并非客观的研究、而是随意裁剪拼凑史料。对于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件,应分别评论。[9]
对洪秀全的评价要和太平天国的评价联系起来,他创立了拜上帝会,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运动,在南京建立了和满清政府相对抗的革命政权。动摇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基础,还具有反帝的性质,从这方面来讲,洪秀全也是人雄了。不过他在建立起政权之后,开始乐享其成,不思进取,最终太平军内部争权夺利,失败而终。从这方面来说,洪秀全也没有逃出权力欲望,缺乏足够的远见和意志力。但总体而言,洪秀全仍不失为时势所造的英雄
《清史稿》:“秀全以匹夫倡革命,改元易服,建号定都,立国逾十馀年,用兵至十馀省,南北交争,隐然敌国。当时竭天下之力,始克平之,而元气遂已伤矣。中国危亡,实兆于此。成则王,败则寇,故不必以一时之是非论定焉。唯初起必讬言上帝,设会传教,假“天父”之号,应“红羊”之谶,名不正则言不顺,世多疑之;而攻城略地,杀戮太过,又严种族之见,人心不属。此其所以败欤?”
孙中山:“洪秀全未成而败,清人贬之为寇,而我们4人(指孙中山、陈少白、尤列、杨鹤龄)的志向正如洪秀全一样,那么,我们4人倒成了清廷的‘四大寇’了。”
孙中山又在《太平天国战史》序中称:“朱元璋、洪秀全各起自布衣,提三尺剑,驱逐异胡,即位于南京。朱明不数年,奄有汉家故土,传世数百,而皇祀弗衰;洪朝不十馀年,及身而亡。无识者特唱种种谬说,是朱非洪,是盖以成功论豪杰也。”
蒋中正:“往者,洪杨诸先民,崛起东南,以抗满清,虽志业未究而遽尔败亡,而其民族思想之发皇,轰轰烈烈,在历史上足以留一重大纪念焉。”[11]
白崇禧:“按洪、杨诸子起自田间,揭竿举义,纵横十余省,历时十余年,改正朔,易服色,定制度,开科举,建国规模,亦已粗备。虽胜败靡常,兴亡飙忽,然民族思想之磅礴,奇材异能之荟萃、革命建设之伟大,新制善政之措施,炳炳麟麟,至今犹有生意。”[12]
章太炎: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洪家杀尽汉家亡。 --《逐满歌》节选
毛泽东:洪秀全等人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之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
苏双碧:洪秀全是近代史上向西方学习的先进人物,尽管“在洪秀全的思想领域中,既有新的资本主义的思想因素,又有浓厚的、传统的封建色彩”,但“他制定了《天朝田亩制度》这个崭新的农民革命纲领,提出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案,“在历史的进程中作出了新的贡献,不承认这些,就无法解释他为什么赞成洪仁玕指出的旨在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的事实。”
杜经国:西方的真理就是资产阶段民主主义,洪秀全开始向西方只找到了一个“皇上帝”,与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毫不相干。到后期,他越来越倾向于宗教迷信与封建特权,因而更不能转向资本主义。
王凡:洪秀全不是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他“发动革命所采取的舆论说教是农民意识的反映”,洪秀全的“平等思想并不是随着西方基督教传入中国的,这种观念在中国古典经史上早有记述”,它“同西方的平等思想有本质的区别”,洪秀全在政权建制及政治观念方面也是与近代西方背道而弛的。
简又文:以破坏性及毁灭力论,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仅亚于现今日本侵略之一役耳。

回答2:

因为共产党的成功是依靠人民,是人民的翻身,所以形成了人民史观,对一切历史上的人民起义给予高度评价,我们从小的教育就是如此,电视剧就受此影响,而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回答3:

太平天国是一场农民起义,有阶级局限性,也有进步性,不可一味否定,也不可全盘赞许。

回答4: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确实如此

回答5:

执政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