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上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四下的称阴文(又称雌字),反之称阳文.但古代的称法和现在正相反,因为古人是按照印章印在封泥上的印记来称阴阳文的,在封泥上呈现的阴文,在印章上却是阳文;在封泥上是阳文的,在印章上却是阴文.因此,为了避免误会,就把阴文称为白文,阳文称为朱文.有的印章中杂有白文朱文,就称“朱白间文印”.一般说来,古印中多为白大印,字体幽雅有古意,笔势壮健,转折处宜一气呵成.白文印字体一般肥而不失之于臃肿,瘦而不失之于枯槁,得心应手,妙在自然,最忌矫揉造作.朱文印始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字体清雅,笔锋尽露,但笔迹不能粗、粗则显俗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