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到之中,心到最急”?总结自己的体会说说理由

2025-04-06 16:24:44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写作思路:从阐述“读书三到”的写作目的、中心主旨入手,结合自身感受,真实得描述,在介绍“心到”时解决提问的问题,,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正文: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可想而知,书在人类知识文化进步的过程中占有重要作用。而我认为,读书首先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一、心到。中国有句话说得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同一本书,有的人阅读了四五遍,仍是圆囵吞枣。对它的主要内容和思想一知半解。有的人,只阅读了一遍,就深深地理解了这本书的内涵。这是因为前一种人没有后种人聪明吗?

不,不是这样的。那是因为前一种人没有用心阅读,没有集中注意力阅读,没有把自己的身心放入文本,用心感受体会作者当时的处境与情感。因此,“心到”是读书时所具备的最重要的条件,也是最急需的。

二、眼到。文章再好,如若没有欣赏它的一双眼睛,文有何意义呢?阅读一本书,有些人一目十行,只顾文本曲折的故事情节,没有细细品读它的语言文字的优美。短短一日将厚重的书本读完。可是几天后,再次回味,却发现自己什么也没有得到。他的阅读只能称得之为“走马观花”,而能称之谓阅读。

三、口到。古人每逢遇到触动自己心灵的语句时,便会摇头晃脑地轻轻吟咏。吟诵优秀的文章,会使你集中注意力,更好地走进文本,体会作者情感。会使你的内心出奇地平静,使你的整个身心无比轻松。

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它们会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本。

回答2:

因为读书的过程首先是记忆的过程,注意力集中最重要。而且只有用心去读,方可理解书中的意思。如果读书三心二意,再有用的知识也会被拒之门外。所以心到才是最重要的,一旦“心到”了眼和口自然就到了。

回答3:

因为读书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注意力集中了最重要。(专心)就能看仔细,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