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仑的身高是多少啊?

2025-04-04 01:10:35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拿破仑·波拿巴的身高是:1.68m。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意大利语:Napoleone Bu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扩展资料

拿破仑对科学和文化事业的关注促进了法国科学的繁荣,可以说拿破仑时代是法国历史上科学成就最丰富的时代之一,出现了拉普拉斯、拉格朗日、蒙日、萨迪·卡诺、傅立叶、盖·吕萨克、拉马克、居维叶等一大批耀眼的科学明星。

拿破仑对研究院进行了重组,使其成为法国文化的官方代表并为国家利益服务。参照启蒙思想家绘制的蓝图,法国大革命以来的研究院隶属国民教育体系,而拿破仑则奠定了延续至今的中央集权管理的国民教育体系。其中,大学是为了监督整个教育体系而建立的,中央具有绝对的控制权。国家元首直接任命总监,总监下设大学区,由学区长管理,监督各市镇的大学和中小学。教师成为国家官僚体制的一部分,从而实现了国家对教育的垄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拿破仑

回答2:

最准确的应该是1.68米!
下面是他的一段故事: 谁敢比皇帝高

拿破仑身高不足1.7米,最怕人说他矮。
有一天,他想取书架上的一本书。因那书放得太高,他够不着,便叫人搬凳子来给他。
此时,一位刚好在那里的将军说:“陛下,不用抬凳子了,让我给您取吧,因为我比您
高。”
“您是想说您比我长吗?”拿破仑当即予以纠正。
该惩罚谁有人拿一首诗给拿破仑看,说这首诗用影射笔法讽刺皇帝。他建议皇帝严惩这
首诗的作者。
“若要惩罚,”拿破仑冷冷地回答,“该惩罚的正是您而不是作者,因为是您说我与诗
中所写的相像。”
坐相有对拿破仑心怀不满的人散布流言蜚语,说他之所以秘密地向塔尔姆学习行为规
范,是因为他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经常不知所措。
得知这类传闻之后,拿破仑在一次隆重的晚会上,故意走到塔尔姆跟前,高声说道:
“我要衷心感谢您,亲爱的老师,感谢您教会我稳固地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并且牢牢地抓住
权杖。”
不看本国报纸每天早上拿破仑理发修面时,都喜欢看报。但看的主要是英国和德国报
纸,对法国报纸则根本不感兴趣。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我国报刊上登的东
西,全是按我的旨意写的。”
让傻瓜开心拿破仑连年征战,给法国带来饥荒和灾难。为转移社会舆论的注意力,他设
立了名目繁多的科学和文学特别奖,规定每10年颁一次。
为了获奖,法国知识界展开了激烈争夺,甚至形成了互相敌对的宗派和阵营。
报上还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进行煽动,更如火上加油。
这种情况使一般读者大为开心,但最开心的还是拿破仑本人。有一天,拿破仑问航海家
布于维尔:“您对这些争斗有何高见?”布于维尔回答:“古代是让野兽打架来使聪明人开
心,现在则是让聪明人争吵来使傻瓜开心。”(在法语中,‘野兽’与‘傻瓜’是同一个
词。)谁是昏官有一次,拿破仑想考察一个团长是否昏官,就突然走到他跟前向他发问,语
速快得像打连珠炮一样:“您们团里有多少人?”“1225!”团长的语速比他还快。
“其中有多少人受伤?”“1310!”团长回答得跟闪电一样快。
“好极了!”拿破仑对他反应的灵敏和数字的精确十分满意,但未听出其中的毛病。
并非末世拿破仑从俄罗斯败退时,曾在莫洛杰奇诺的奥丁城堡过夜。在离去之前,他在
下榻处屋子里的一块石头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拿破仑一世。”
几天之后,俄国将领库图佐夫率领追兵来到这里。也在同一间屋子住宿。他见了拿破仑
的题名,便在后面加了两个字,使之成为“拿破仑一世末世。”
库图佐夫虽料事如神,可这回的判断却错了。因为继拿破仑之后,还有拿破仑二世和拿
破仑三世。

回答3:

验尸时测量的结果,当法国的记载是身高「五尺二寸」。 不幸的是一八二一年时,法文在翻译为英文之时发生了误差。旧法文的「尺」翻成英制之后的五尺二寸实际上应该是五英尺又六点五英寸. 他到底多高?以下用数学运算来解题:英制的五尺二寸约为公制的一百五十七点五公分,但五英尺又六点五英寸,就是一六八点九,接近一六九公分了。 这个高度,已经使得皇上大人的身高,约略相等於十九世纪初期法国男人的均高度了。
安托马奇医生验尸时候量的高度应该是法制5尺2寸4分。
法制寸是2.706厘米,乘62寸4=169厘米。
如果按生前1802年科维萨尔医生量的5尺2寸,应为168厘米。

回答4:

最准确的应该是1.68米! 下面是他的一段故事: 谁敢比皇帝高 拿破仑身高不足1.7米,最怕人说他矮。 有一天,他想取书架上的一本书。因那书放得太高,他够不着,便叫人搬凳子来给他。 此时,一位刚好在那里的将军说:“陛下,不用抬凳子了,让我给您取吧,因为我比您 高。” “您是想说您比我长吗?”拿破仑当即予以纠正。 该惩罚谁有人拿一首诗给拿破仑看,说这首诗用影射笔法讽刺皇帝。他建议皇帝严惩这 首诗的作者。 “若要惩罚,”拿破仑冷冷地回答,“该惩罚的正是您而不是作者,因为是您说我与诗 中所写的相像。” 坐相有对拿破仑心怀不满的人散布流言蜚语,说他之所以秘密地向塔尔姆学习行为规 范,是因为他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经常不知所措。 得知这类传闻之后,拿破仑在一次隆重的晚会上,故意走到塔尔姆跟前,高声说道: “我要衷心感谢您,亲爱的老师,感谢您教会我稳固地坐在皇帝的宝座上,并且牢牢地抓住 权杖。” 不看本国报纸每天早上拿破仑理发修面时,都喜欢看报。但看的主要是英国和德国报 纸,对法国报纸则根本不感兴趣。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他回答说:“我国报刊上登的东 西,全是按我的旨意写的。” 让傻瓜开心拿破仑连年征战,给法国带来饥荒和灾难。为转移社会舆论的注意力,他设 立了名目繁多的科学和文学特别奖,规定每10年颁一次。 为了获奖,法国知识界展开了激烈争夺,甚至形成了互相敌对的宗派和阵营。 报上还连篇累牍地发表文章进行煽动,更如火上加油。 这种情况使一般读者大为开心,但最开心的还是拿破仑本人。有一天,拿破仑问航海家 布于维尔:“您对这些争斗有何高见?”布于维尔回答:“古代是让野兽打架来使聪明人开 心,现在则是让聪明人争吵来使傻瓜开心。”(在法语中,‘野兽’与‘傻瓜’是同一个 词。)谁是昏官有一次,拿破仑想考察一个团长是否昏官,就突然走到他跟前向他发问,语 速快得像打连珠炮一样:“您们团里有多少人?”“1225!”团长的语速比他还快。 “其中有多少人受伤?”“1310!”团长回答得跟闪电一样快。 “好极了!”拿破仑对他反应的灵敏和数字的精确十分满意,但未听出其中的毛病。 并非末世拿破仑从俄罗斯败退时,曾在莫洛杰奇诺的奥丁城堡过夜。在离去之前,他在 下榻处屋子里的一块石头上刻上了自己的名字:“拿破仑一世。” 几天之后,俄国将领库图佐夫率领追兵来到这里。也在同一间屋子住宿。他见了拿破仑 的题名,便在后面加了两个字,使之成为“拿破仑一世末世。” 库图佐夫虽料事如神,可这回的判断却错了。因为继拿破仑之后,还有拿破仑二世和拿 破仑三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