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球藻属(Porphyridium)
属于紫菜亚纲紫球藻目。植物体为单细胞,细胞圆心或椭圆形。载色体星芒状,中轴位,有蛋白核,无淀粉鞘。常生活于潮湿的地上和墙角,可作纯培养。
紫菜属(Porphyra)
属于紫菜亚纲,藻体为单层或两层细胞组成的叶状体,紫红色、紫色或紫蓝色,基部以固着器固着于基物上,无柄或有短柄,一般高20~30cm,宽10~20cm。细胞为单核,有1~2个星芒状色素体,中轴位,有蛋白核。藻体生长为弥散式。我国常见分布和栽培的紫菜有甘紫菜、圆紫菜和长紫菜等。现以甘紫菜(P.tenera)为例来了解紫菜属植物的生活史。甘紫菜是雌雄同株植物,水温在15℃左右时,产生性器官。藻体的任何一个营养细胞,都可转变为精子囊,其原生质体分裂形成64个精子。果胞是由一个普通的营养细胞稍加变态形成的,一端微隆起,伸出藻体胶质的表面,即受精丝,果胞内有一个卵。精子放出后随水流漂到受精丝上,进入果胞与卵结合,形成二倍的合子。合子经过减数分裂和普通分裂,形成8个单倍的果孢子;果孢子成熟后,落到文蛤、牡蛎或其他软体动物的壳上,萌发进入壳内,长成单列分枝的丝状体,即壳班藻;壳班藻产生壳孢子(conchospore),由壳孢子萌发为夏季小紫菜,其直径约3mm,当水温在15℃左右时,壳孢子也可直接发育成大型紫菜。夏季因水中温度高,不能发育成大型紫菜,小紫菜产生单孢子,发育为小紫菜;晚秋水温在15℃左右时,单孢子萌发为大型紫菜。因此,在北方,大型紫菜的生长期为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5月。
多管藻属(Polysiphonia)
属于真红藻亚纲仙菜目,为海水中最普通的藻。植物体为多列细胞分枝的丝状体,丝状体的中央有1列细胞,称为中轴管(central siphon),其外围有自中轴管产生的边缘细胞,称围轴管(peripheral siphon)。有些种的丝状体分化有直立丝状体和匍匐丝状体,基部以单细胞假根固着于海边岩石上,高约3-20cm。多管藻属的植物体有单倍体的雌、雄配子体,双倍体的果孢子体及四分孢子体。配子体和四分孢子体在外形上完全相同,是典型的同形世代交替。精子囊生在雄配子体上部的生育枝上,果胞生在雌配子体上部生育性的毛丝状体上。产生果胞时,毛丝状体的中轴细胞旁生1个特殊的围轴细胞(又称支持细胞),由此细胞生出4个细胞的果孢丝体(carpogonial filament)。果孢丝体的顶端细胞是具有受精丝的果胞,果胞核分裂为2,下核为果胞核,上核为受精丝核,后来此核退化。精子由受精丝进入果胞与卵结合。同时支持细胞又生出几个细胞,叫辅助细胞。果胞通过它下面的辅助细胞与支持细胞相连。合子核分裂为2,进入支持细胞,并在此细胞中继续分裂,其余核退化。此时支持细胞发生很多产孢丝,支持细胞中的核移至产孢丝中。产孢丝末端形成果孢子囊,每个囊内有2核,同时支持细胞与四周的细胞融合成孢子囊团块,总称为囊果(即果孢子体),果孢子萌发,形成二倍体的四分孢子体。四分孢子体上形成四分孢子囊,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倍的孢子,叫四分孢子,四分孢子萌发形成雌雄配子体。
红藻门
红藻门的经济价值很高。在红藻类中,紫菜是一种食用藻类,它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此外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海萝(Gloiopeltis furcata)等均可食用。鹧鸪菜(Caloglossa leprieurii)和海人草(Digenea simples)是常用的小儿驱虫药。从石花菜属、江篱属(Gracilaria)、麒麟菜属(Eucheuma)植物中提取的琼胶(agar),被应用在医药工业和纺织工业上,并广泛作为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