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C热敏电阻的B值究竟是什么东西

2025-04-06 04:50:37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B值是热敏电阻器的材料常数,即热敏电阻器的芯片(一种半导体陶瓷)在经
过高温烧结后,形成具有一定电阻率的材料,每种配方和烧结温度下只有一个
B值,所以种之为材料常数。

B值可以通过测量在25摄氏度和50摄氏度(或85摄氏度)时的电阻值后进行计算。
B值与产品电阻温度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
B值越大,其电阻温度系数也就越大。

回答2:

B值是热敏电阻器的材料常数,即热敏电阻器的芯片(一种半导体陶瓷)在经过高温烧结后,形成具有一定电阻率的材料,每种配方和烧结温度下只有一个B值,所以种之为材料常数。
B值可以通过测量在25摄氏度和50摄氏度(或85摄氏度)时的电阻值后进行计算。B值与产品电阻温度系数正相关,也就是说B值越大,其电阻温度系数也就越大。
温度系数就是指温度每升高1度,电阻值的变化率。采用以下公式可以将B值换算成电阻温度系数:
电阻温度系数=B值/T^2
(T为要换算的点绝对温度值)
NTC热敏电阻器的B值一般在2000K-6000K之间,不能简单地说B值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一般来说,作为温度测量、温度补偿以及抑制浪涌电阻用的产品,同样条件下是B值大点好。因为随着温度的变化,B值大的产品其电阻值变化更大,也就是说更灵敏。
以上就是按我自己的理解所做的回答,我是做这个的,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加我为好友,或给我发送信息。
B值是热敏电阻的材料常数,或叫热敏指数。
它是经验公式中的一个补偿量,在一定范围内反映了热敏电阻的阻值对温度的敏感性,一般在2000K~6000K之间。
B值越大,同样的温度下,电阻越小。
[一]
B值:
电阻随温度变化之热敏感指数,单位为K。此参数类似NTC
产品RT曲线的斜率,故值愈大,代表温度每升高1℃,阻值变化幅度愈大。
计算公式为:
T1/T2一般为25/85
or
25/50
or
25/100,依不同厂家定义而定
R1
=
温度T1时之电阻值
R2
=
温度T2时之电阻值
T1
=
298.15K
(273.15+25℃)
以凯式温度定义
T2
=
358.15K
(273.15+85℃)
以凯式温度定义
[二]B值选用
B值选用
主要根据温度变化的需要
B值大的
阻值随温度变化快
反之亦然
材料常数(热敏指数)
B
值(
K

B
值被定义为:
RT1

温度
T1

K
)时的零功率电阻值。
RT2

温度
T2

K
)时的零功率电阻值。
T1、T2
:两个被指定的温度(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