滥竽充数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2025-04-16 05:49: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以次充好。

  1. 滥竽充数,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出自《   韩非子·内储说上》。

  2. 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充数。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面凑一个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说自己水平不够,只是凑个数而已。

  3. 反义词:

    ①货真价实 注释: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实在在的。 形容实实在在,一点不假。

    ② 名副其实 注释: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

  4. 近义词

    ① 名不副实 注释:副:相称,相符合。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指空有虚名。

    ② 鱼目混珠 注释:只比喻 以假乱真,而不指以次充好。一般形容物,不形容人。

  5. 典故原文: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 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6. 翻译: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齐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处士就逃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