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技术的奥秘是什么?

2025-04-06 01:09:48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克隆”的英文原意是“无性繁殖”。通俗地说,就是“复制”、“拷贝”生物,而不是靠父母繁育后代。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细胞都含有该细胞所在生物体的全部基因,人们可以通过细胞克隆出这个生物体来。但是,人们究竟是怎样通过克隆技术克隆生物体的呢?

克隆羊

英国科学家做了数百例克隆羊的试验,只成功了7例。其中有一例是用成年雌性绵羊最活跃的体细胞——乳腺细胞克隆出来的,人们给这只绵羊取名为“多莉”。而其他6例则是用胚胎细胞克隆出来的。用成年动物的胚胎细胞而不是体细胞克隆出的动物,其基因与该成年动物的基因不一样,属于异体复制。换句话说,“拷贝”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动物的下一代,相当于它生了个“多胞胎”。而体细胞克隆是属自身复制,“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自身。所以说,“多莉”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复制”“拷贝”出来的哺乳动物。

激烈的争论

如果有人告诉你,通过克隆技术能够复制一个与你一模一样的人,你会相信吗?这种设想随着多莉的诞生,也许很快就会变成现实。但是,对于克隆人的问题,目前科学界的争议异常激烈。持赞成态度的人认为,克隆人体不仅为那些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对人体器官移植也益处甚大。如果每个人在刚诞生的时候就拥有一个妥善保存的复制品,那么以后身体任何一个零件坏了都可以随时更换。但持反对意见的人则认为,采用无性繁殖的方法复制人会使人类失去遗传基因的多样性,这对人类这一物种的生存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人应该热爱自己独特的生命形式,同样也应该接受个体自然的死亡。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激烈争论中,反对者的呼声占了上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于1997年11月通过了指导基因研究的道德准则条例——《世界人类基因组与人权宣言》,要求各国应对克隆人以及其他损害人类权利和尊严的科研行为加以严厉禁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