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脊六兽本来是没有这个心烦意乱的意思的,主要是东北那边的俗语,习惯说五脊六兽。五脊六兽本来是指以前的一些地位比较高,也比较有钱的人家住的房子上面有五条脊和六只兽,所以最开始的时候五脊六兽就是说你高贵的意思。别人调侃你的时候会说你好像高兴得五脊六兽一般,后来才逐渐演化出心烦意乱的意思,成为口语化的词。
五脊指的是中国宫殿式建筑,有上脊五条,分别是大脊(正脊)及四条垂脊。正脊上两端有龙吻,又叫吞兽。四条垂脊有着五个蹲兽。在古代文化中,这是镇脊神兽,意为吉祥、平安。还有装饰和保护建筑的作用。传说以兽镇脊,能避火消灾。
六兽”则是指屋脊端部的6个小兽,包括正脊两端的大吻各1个,垂脊前端的小兽各5个,即龙、凤、狮子、天马、海马。小兽的数量越多,则建筑等级越高。比如紫禁城古建筑屋顶的小兽数量不仅仅限于5个,而且非常丰富。
在北方有一句俗语叫“五脊六兽”,形容心烦意乱,忐忑不安。例如老舍《四世同堂》中便有这么一句:“这些矛盾在他心中乱碰,使他一天到晚地‘五脊六兽’的不大好过。”这个衍生的意思,应该说是一种俗语或者口语。
在古代,这种起脊的建筑是一种权势和财富的象征,脊上的小兽越多,代表越尊贵,一般老百姓家里是没有的。若说这其中的登峰造极之作,非故宫的太和殿莫属了。宫里东西六宫住的都是后妃,深宫里的人每天看着屋顶,无事可做,心里也就难免觉得“五脊六兽”了。
建筑规制中的五脊六兽跟含有“心烦意乱的”含义的五脊六兽应该不是一个词,可能只是巧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存在很多一个词有不同的含义的现象。
五脊六兽应该看起来比较严肃正规,所以让有的人产生心烦意乱。五脊六兽主要是一些寓意比较好的神兽,给人的感觉应该是肃然起敬的。
不同地区的人对于这个词语的理解是不一样的,老舍将五脊六兽赋予了心烦意乱的含义,后来一直流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