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小食心虫为害桃树有何特点?怎样防治?

2025-04-07 04:06:04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7~8毫米,翅展16~18毫米;雄成虫体长5~6毫米,翅展13~15毫米。前翅近前缘中部处有一个近似三角形的蓝黑色大斑。卵淡红色或深红色,竖椭圆形。幼虫体长13~16毫米,全体为桃红色。蛹长6.5~8.6毫米,全体淡黄色或黄褐色,羽化前变为灰黑色。茧有两种:一为扁圆形的越冬茧,由幼虫吐丝缀合土粒而成,十分紧密;另一种为纺锤形的“蛹化茧”,亦称为“夏茧”,亦由幼虫吐丝缀合细土而成。

【为害症状】

桃小食心虫以幼虫蛀果为害。幼虫孵化后蛀入果实,蛀果孔常有流胶点。幼虫在果内串食果肉,并将粪便排在果内,形成“豆沙馅”果,并在果实上留蛀果孔。

【发生规律】

在河北、山东等地1年发生1~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做茧越冬。翌年5~6月出土。第一代卵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下旬。第二代卵盛期在8月中旬左右,孵化的幼虫为害至9月份脱果入土做茧越冬。

【防治方法】

①树盘覆地膜。根据幼虫脱果后大部分潜伏于树冠下土中的特点,成虫羽化前,可在树冠下地面覆盖地膜,以阻止成虫羽化后飞出。②树下药剂处理土壤。有两个关键时期,一是越冬幼虫出土,二是老熟幼虫脱果期。在幼虫出土始盛期,进行地面施药。可用50%辛硫磷300~500倍液,每次每667米2用原药0.5~0.75千克,着重树冠下施药。第一次施药后,隔半月再施第二次。秋季脱果的桃小食心虫入土整齐,这时,地面施药效果更好。③化学防治。在成虫羽化产卵期、幼虫孵化期及时喷药。可喷25%灭幼脲3号悬浮剂1000~2000倍液,或20%杀铃脲悬浮剂8000~100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④生物防治。用昆虫病原线虫防治桃小食心虫幼虫,用小黑花蝽刺吸桃小食心虫的卵,其天敌还有桃小甲腹茧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