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结束后,为何要放主持人收拾东西或聊天的画面?

2025-04-05 19:22:59
推荐回答(3个)
回答1:

为了接地气一点,整理好东西不会显得突兀。

新闻联播是整点整分整秒播放的,每天晚上的7点整,十年如一日的雷打不动,一秒不带差的。也是每天晚上7点30分00秒,准时结束。

最后这个收拾稿子的画面也起到了片尾的作用,如果真的播放完新闻直接就进广告,总会让人有点突兀的感觉,有了收拾稿子的画面,加上滚动字幕,整个节目显得更加完整了。可以呼应《新闻联播》的开头。不会太过突兀。

还有人说是因为领导希望《新闻联播》这个节目能够稍减严肃的气氛,为了让节目显得更加亲民。接地气一点,同时有了这个画面也可以让主持人稍微放松一下,不用再那么紧绷,缓和一下气氛。

还有就是因为新闻联播是把时间掐的很紧的,如果在直播过程中有什么小失误,在最后这一块都可以找补回来,进行圆场。















在播完的时候主持人肯定不能说完再见就起身离开,不然他是有多想离开这个地方啊,肯定还要缓一会,循序渐进的来,不能说走就走,这又不是旅行说走就走。

当然你也不能播完新闻就一直在那傻坐着不动,不然人家还以为发生什么事情了,所以最后播放这个画面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会呆板又能接地气,让观众觉得主持人也很不容易。

大家怎么看呢?为什么要这样呢?

回答2:

是为了给最后的字幕争取时间。

无论是影视还是综艺,节目结束后都会有一个出字幕的时间,字幕上会打出如导演、编剧、后期等一系列工作人员的名字,《新闻联播》也不例外。


最后的二十几秒的时间,就是为了争取出字幕的时间,而这个时候,画面是不能切走的,可不切画面让主播二人直面镜头坐着又显的太过死板,所以就有了他们互相闲聊的画面,那他们在聊什么呢?

聊工作。

曾经康辉参加过一个节目,在节目上,尼格买提问康辉“你们在整理稿子的时候,一般都在说什么”。

康辉回答说“只要是交流的话,99.9%都是和工作有关”。

还有当时是主持人郎永淳和张泉回答观众问题,当时就提到他们结束的时候交头接耳说了什么,郎永淳回答的是他会说“今天没播错”,“终于可以不紧张了”等等一些简单感觉,和普通人忙完工作下班一样。

当然也会有主持人说唠一些家常,比如说今晚吃的什么饭,今天直播间空调冻腿,下班去哪玩一会等等,这种情况地方台居多,央视主持很少说私事,毕竟规定管得严。



但无论说什么,应该都不会让你听到,万一说错一句话,那就是全国人民都知道的大事故了。

这也就说明了,在大家看来最后的二十几秒的时间主播二人在闲聊,实际上他们聊的也是工作,并非大家想象的他们在说“一会吃什么”。

而且播完以后画面在直播间,主持人肯定不能说完再见就起身离开,太不美观,也不能嬉皮笑脸或者一本正经地盯着屏幕啥也不干,观众看了心里膈应。

那既然要做点什么,就收拾收拾桌子吧。



经常开会的人都有一种感觉,每当大家收拾稿子合上笔记本的时候,给人的感觉代表着结束会议了。

而主持人收拾稿子也正好契合《新闻联播》节目播放完的感觉,要是再乱翻稿子或者阅读笔记,给人的感觉就是未完待续的意思。

所以尽管收拾,低头整理,反正桌子也是乱。

回答3:

这是因为新闻联播首先旬在中央电视台第一频道进行直接,然后才会通过中央电视台而转播到其他各个地方台的,在转播的过程中,一定会存在一些时间差的,而且,因为是直播的关系,主持人在时间上肯定很难把时间的一分一秒都掌握得刚刚好的,所以,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新闻联播直播之前就把这些片尾部分录制好,如是时间长的话,那么这一部分就少播几秒,如果短的话就多播出几秒,这都是后台在控制的。

这跟我们平时看电视剧结束时的片尾曲是一样的道理,这不仅仅是为了电视播出的效果考虑,同时也是为了给节目的导播预留出一点准备时间,以便于更好地处理后面的播出流程。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主持人在播报新闻的时候,都是全神贯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因为他们要是万一说错了一句话就会导致被罚款,还可能被网友做成鬼畜视频,所以好不容易结束后,他们会通过整理稿子或者交流意见的方式来缓解情绪。

而且,主持人康辉也透露说,他们两位主持人虽然在接近尾声的时候会进行交谈,但他们交流的内容也都是一些和节目中播报的新闻有关的一些看法和意见,并不是像别人平常聊天那样的闲聊,绝对不是“你今晚吃什么晚餐”这样的话题。

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必须保持他们在观众面前的严肃性,不能出现那么随便的画面,所以为了面部表情能保持住严肃性,主持人不可能进行那么随便的谈话。可想而知,作为新闻联播的主持人,他们的责任和肩负的重担还挺大的,所以他们的压力应该也挺大的,他们太不容易了,他们值得大家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