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总杯拥有由低级别联赛球队淘汰高级别联赛球队的悠久历史和传统。创造奇迹的低级别联赛球队也被英伦足坛称为“巨人杀手”(Giant Killers)。 根据一项以4年内足总杯比赛结果作为统计对象的数据分析报告显示:在一届足总杯中出现低级别联赛球队淘汰高级别联赛的概率高达99.85%。可见足总杯是英伦足坛冷门的温床。而出现一支低级别联赛球队淘汰比自己高两个级别的球队的概率则为48.8%,高三个级别的则为39.28%。最近的一次由“非职业联赛球队”(non-league team)(现指除英超和足球联盟(包含英冠、英甲、英乙三个级别的职业联赛)以外的业余球队)战胜顶级联赛球队要追溯到1988—89赛季的萨顿联(Sutton United)战胜当年身处英甲的考文垂。而上一次由非职业联赛球队在客场淘汰顶级联赛球队则要追溯到1985—86赛季的奥尔特林厄姆(Altrincham)在圣安德鲁斯球场战胜伯明翰城。
低级别联赛球队爆冷几乎在每届足总杯中都会发生。而几乎所有的顶级联赛球队都曾经经历过被低级别联赛球队淘汰的过去。而一段时期内,一部分小俱乐部则由于善于在杯赛中淘汰大俱乐部而扬名英格兰足坛。“非职业联赛球队”淘汰职业联赛球队也被戏称为“剥下联赛的头皮”(league scalps)。其中约维尔(Yeovil Town)以20次战胜职业联赛球队冠绝英格兰足坛。不过该队已经进入职业联赛序列(英甲),无法在足总杯中延续这一纪录。
而低级别联赛球队在足总杯中超水平发挥也往往能够引起媒体的关注。足总杯历史上曾发生过由第二级别联赛球队夺冠的故事。但到第三级别及以下的职业联赛球队都未曾染指过足总杯。而对于非职业联赛球队(之前还要参加足总杯的多轮次资格赛)来说,只要能够进入到第三轮——所有顶级联赛球队都将在这一轮参赛,就被认为是一个巨大的成就。2008—09赛季的足总杯共有9支非职业联赛球队实现了这一目标。而1901年的足总杯上当时身处南方联赛的托特纳姆热刺则以非职业联赛球队的身份夺冠,自此之后再也没有非职业联赛球队能够通过足总杯第五轮。最近的一次便是2011年的克劳利镇(Crawley Town)在足总杯第五轮被曼联所淘汰。蔡斯镇(Chasetown)是史上杀入足总杯第三轮的联赛级别最低的球队。他们最终被当年的亚军卡迪夫城所淘汰。2008年1月5日比赛进行时,他们还身处南方联赛一组中部地区联赛,属于英格兰联赛系统的第八级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