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得出来你是个爱思考的人,我也就自己的理解说一下吧:
哲学这门课特别需要悟性和阅历做支撑,如果有一个好的老师带,及时答疑解惑就更好了,要不容易陷进去走偏了。好消息是,现在学的马克思主义相比较别的哲学,是比较好懂的。
话不多说,就这个绝对和相对来说,我以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为例,原文是这样解释的: 物质的运动是普遍的、永恒的、无条件的,因此是绝对。但是,物质的运动又包含短暂的、有条件的、相对的静止。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属性暂时未变这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
下面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绝对和相对,相对其实是绝对的一种特殊状态。就普遍性看来,任何物质都是在运动中的,不存在不运动的物质,所以运动是绝对的,即时时有运动、处处又运动。就特殊的具体情况来说,虽然任何物质每时每刻在运动,不过它们的性质和状态总是在一定时间没保持不变的,比如坐地日行八万里,有了参照物,地球和你就是相对静止的。再比如你站着不动,是相对静止,但是你体内的细胞在无时无刻的运动,所以我们看到的相对静止,其实大多是相对于肉眼的感知界限来说的。
所以,针对世上无绝对这句话。你的错误在于把属于不同领域的两句话拿来比较了。我们所说的绝对,仅仅是说在哲学唯物论领域,物质运动是绝对的,而你说的无绝对,却是指的哲学认识论中的真理的条件性,即真理的范围是有条件的。一个物质领域,一个意识领域,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你给混淆了。所以,后边什么猫啊,狗啊都是你拿两个属于不同领域,没有可比性的概念在比较,当然想不通了。
最后,关于树叶掉落。是这样,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树叶掉落经历了一个矛盾的过程,遵从否定之否定规律,也就是嫩芽——大树——凋零,看似树老了,生命没有了,可是在原有老树基础上,又会有新的嫩芽出来,新的树长出来,虽然过程一样,但是已经实现了发展,因为新的树要比前者更强壮,所以树就如此螺旋上升地发展下去了。。。
建议:以上仅仅是马克思的观点的理解,当然还有别的流派的理论。另外,哲学上,概念一定要拿捏清楚,概念的明确定义、适用范围一定要清楚,否则很容易走偏。比如,你说的物质是绝对的不准确,而是物质运动是绝对的。
一片树叶无论变成什么形态,它都是物质。所以物质是不生不灭的,这是绝对的。
机械运动是要参考系的 所以不是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