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留守儿童长大后是什么状态?

2025-04-04 13:01:44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没有安全感;凡事靠自己;压抑自己的情感表露;不敢奢望爱情,像顾城的那首诗“为了避免结束,你避免了一切开始”。

从不曾感到父母关爱的缺失,只是不适应他们在家里的那种热闹。

独立性很强,每件事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父母会陌生很少沟通,性格十分坚强,不爱与人说话,比较宅。做事独来独往,其实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很多心事只能深深的隐藏在心底,遇到很多事情一般都是自己一个人解决。朋友不是很多,只有一两个,交朋友重质不重量,有时候会感觉很孤独。

提到留守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会首先想到经济吧。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才会向更高的需要奋斗。当基本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人们便面临生存威胁。

在亲密关系中的表现,就是不会去表达爱,也不会去获得爱,因为没有被这样爱过。

回答2:

有很多人,因为经济原因,不得不离开家园出去打工。现在的压力很大,夫妻双方都必须外出打工才可以。这样就会留下很多留守儿童。

现在的经济情况是解决了,孩子的成长怎么办呢?孩子长大后是什么状态呢?

由于父母离开,孩子不得不由家里的老人看管。老人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都是很任性很娇惯的。孩子身上的坏习惯也是很多

等孩子长大后会有很多毛病。当你想要管时已经晚了,孩子跟你不亲,你也不了解孩子。你甚至都不知道怎么跟孩子沟通。孩子喜欢听什么样的话,自己都不知道。你又该怎么教育。随他?

当然不可以。是啊,老百姓真的很难,没有钱的老板姓更难。如果可以谁愿意离开孩子。可是孩子他不知道啊,等他知道了就迟了。后悔也来不及了。

所以,最好每年要有相对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给他们安全感,家里的老人是代替不了父母的。只有父母才是孩子的榜样。

我知道,这样会很难,可是现在不难,以后会更难!

回答3:

什么状态都有,每个人的生存坏境不一样,每个人感知能力不一样,有的人想通了,有的人却想不通。但他们童年缺失的那份爱是无法弥补的

回答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