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问:为什么说中国电影文化在东亚国家的接受比西方国家高。
这是因为,中国电影文化属于中国文化的一种,其中包含了中国人的思想、审美、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等等,这些都是长期积淀下来的,其中也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而这些文化传统早在古代就开始对中国周边的国家特别是东亚国家产生了非常巨大的影响,而且很多东亚国家的人从历史上来说都是中国出去的移民,骨子里还保留着中国人的一些思想和传统。因此他们对中国文化和中国电影文化的接受度更高。
而西方国家,首先从人种上来说就和中国人不一样,生活的环境也非常不同,他们的信仰和历史传统也和中国和东亚各国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因此他们对中国文化没有太多共鸣,甚至也看不懂中国电影里所隐含的文化思想和社会风俗,所以对中国电影文化的接受度就不那么高了。
中国传统文化在明清之际,通过西方耶稣会士,通过东学西渐,还传播到了欧洲一些国家。中国的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先后传到西方后,对于促进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对法国的影响最大,法国成为当时欧洲中国文化热的中心。从17世纪开始,中国的一些儒家经典如《论语》、《大学》等,就通过法国传到了欧洲其他国家。法国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很少有不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如笛卡儿、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狄德罗、霍尔巴赫,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推崇程度,让我们现在都感到震惊。伏尔泰就在礼拜堂里供奉着孔子的画像,把孔子奉为人类道德的楷模。德国哲学家莱布尼兹、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直到费尔巴哈以及大文豪歌德等人都研究过中国哲学,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如莱布尼茨就认为,正是中国的发现,才使欧洲人从宗教的迷惘中觉醒过来。这种影响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法国的启蒙运动,影响了德国的辩证法思想。 那么,中国文化对法国18世纪启蒙运动的影响与西方现代化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西方学术界对西方现代文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反思,在反思中得到这样一个共识,那就是,现代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既不是始于16世纪的科学革命,也不是始于17世纪的工业革命,而是始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因为启蒙思想集中表现了现代文化的基本特征,于是,就得出了这样两个基本命题和结论:第一个命题就是:中国文化对欧洲启蒙思想发生过重要影响;第二个命题就是,“启蒙思想是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必要条件”。结论就是:西方的现代化进程受到过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地缘相近,文化相传,民心相通。
最主要的文化原因是文化习俗相通相近,都是传统中华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