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耻下问
1、【拼音】:bù chǐ xià wèn
2、【解释】:意思是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学识或地位不及自己的人请教。
3、【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4、【用法】:动宾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形容虚心求教。
5、【例句】:在学习当中,遇到问题要不耻下问。
二、勤学好问
1、【拼音】:qín xué hǎo wèn
2、【解释】:意思是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3、【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4、【用法】:作谓语、宾语;指虚心好学,褒义成语。
5、【例句】:他习惯勤学好问,进步很快。
学习要善问的成语:不耻下问,勤学好问
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指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而不感到丢面子。
勤学好问:qín xué hǎo wèn,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勤学好问 qín xué hǎo wèn
[释义]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不耻下问
成语解释:
不耻:不以为耻辱;下问:降低身份请教别人。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
成语出处:
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何晏集解:“下问,谓凡在己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