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奇葩的自称,古代被称为大食的国家是哪个?

2025-04-05 08:38:26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1.大食(tazi或taziks ,dàshí),或译“大石”“大寔”。原为伊朗对阿拉伯一部族之称,后为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阿拉伯、伊朗穆斯林的泛称。按其民族服装颜色分白衣大食、黑衣大食、绿衣大食三种。
  2.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如《通典》、《旧唐书》、《新唐书》、《唐会要》、《宋史》、《辽史》、《资治通鉴》等,均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国,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存在了600多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661年)和倭马亚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最强盛的时候,疆域东起印度河和中国西部边境,西至大西洋沿岸,北达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接阿拉伯海,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又一个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1258年,被蒙古帝国西侵统帅旭烈兀所灭。

回答2:

是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阿拉伯语:الامبراطورية العربية‎,632年-1258年),是中世纪时阿拉伯人所建立的伊斯兰帝国,唐代以来的中国史书均称之为“大食”,而西欧则习惯将其称作萨拉森帝国。

阿拉伯帝国历经626年,主要有四大哈里发时期(632年-661年)和倭马亚王朝(661年-750年)、阿拔斯王朝(750年-1258年)两个世袭王朝。

阿拉伯极盛疆域东起印度河及葱岭,西抵大西洋沿岸,北达高加索山脉、里海以及法国南部,南至阿拉伯海与撒哈拉沙漠。

国土面积达134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古代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之一,亦是继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之后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

阿拉伯帝国为与当时世界大国唐帝国进行领土争夺,集中全国发展军事水平。710年,军事实力大体赶上吐蕃。

由于重视军事而忽视经济发展,导致农业发展落后,内部农民起义不断。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帝国无力东进。1258年,阿拔斯首都巴格达被大蒙古国的西征统帅旭烈兀攻陷,阿拉伯帝国灭亡。

扩展资料:

名称来源

波斯语(Tay)的音译。原为一伊朗部族(Tay或者唐邑部落,和伊朗民族没有任何关系,是标准的阿拉伯部落,只不过该部落和波斯人接触时间较长,因此波斯人喜欢以该部落称呼整个阿拉伯民族)之称,中国人通过伊朗人口中得知阿拉伯人,因此使用大食一词称呼阿拉伯人。

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伊朗语地区穆斯林的泛称。早自7世纪中叶起,唐代文献已将阿拉伯人称为多食、多氏、大寔;10世纪中叶以后的宋代文献多作大食。辽宋时期文献中的大食一般仍指阿拉伯,在有些场合下则指喀喇汗王朝。

唐 杜环 《经行记·大食国》:“ 大食 一名 亚俱罗 。其大食 王号 暮门 ,都此处。其士女瓌伟长大,衣裳鲜洁,容止闲丽。”《新唐书·西域传下·大食》:“ 大食 ,本 波斯 地。男子鼻高,黑而髯。女子白晳,出辄鄣面。日五拜天神。”

《宋史·外国传六·大食》:“ 唐 永徽 以后,大食 屡来朝贡。其王 盆泥末换 之前谓之 白衣大食 , 阿蒲罗拔 之后谓之 黑衣大食 。”《辽史》所载可老公主出嫁之大食(即喀喇汗朝),请婚之王子册割乃卡迪尔汗之子察格里特勤。

辽与喀喇汗朝和亲的背景是双方政治经济往来的需要,和亲加强了这种联系。五代之后,宋朝肇兴,宋朝史书所述的“大食”多指喀喇汗王朝(回鹘人建立) ,盖因当时喀喇汗王朝依附于大食帝国(阿拉伯帝国)之故。

大食人,阿拉伯哈里发帝国的向东扩张,使伊朗、中亚地区讲伊朗语的人逐渐改奉伊斯兰教。讲伊朗语的穆斯林也被视为阿拉伯人,并被某些相邻的民族称为大食人,因而大食的涵义随之扩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拉伯帝国

回答3:

波斯语的音译。原为一伊朗部族之称。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伊朗语地区穆斯林的泛称。早自7世纪中叶起,唐代文献已将阿拉伯人称为多食、多氏、大寔;10世纪中叶以后的宋代文献多作大食。辽宋时期文献中的大食一般仍指阿拉伯,在有些场合下则指喀喇汗王朝。《辽史》所载可老公主出嫁之大食(即喀喇汗朝),请婚之王子册割乃卡迪尔汗之子察格里特勤。辽与喀喇汗朝和亲的背景是双方政治经济往来的需要,和亲加强了这种联系。五代之后,宋朝肇兴,宋朝史书所述的“大食”多指喀喇汗王朝(葛逻禄人建立) ,盖因当时喀喇汗王朝依附于大食帝国(阿拉伯帝国)之故。
阿拉伯人的大食帝国与中国的唐王朝大致建立于同时,两国人民都创建了光辉灿烂的文明,从7世纪后半期起,交往日益频繁。在唐代西域,唐、吐蕃、突骑施与大食之间,屡次发生错综复杂的冲突。751年,唐朝将领高仙芝对中亚的石国(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一带)用兵。石国乞援于大食,大食派吉雅德·本·萨利赫东来。高仙芝败于萨利赫。这次战役,大食兵掳走大量中国俘虏,其中有织匠、金银匠、画匠等,中国多种工艺技术因而西传,其中对于中外文化交流发生深远影响的是中国造纸技术通过这些被俘工匠而广泛传播于西方。俘虏中的杜环旅居西域12年,归国后写出《经行记》一书。唐末到宋初,商旅行人大量聚居于广州、泉州、洪州(今江西南昌市)、扬州等地,多者达数万人,均以大食之名见称于汉籍。大食商人都是伊斯兰教徒,随着他们的经商活动,伊斯兰教也从大食传到了唐朝。泉州有北宋时代建立的中国最早的伊斯兰清真寺,城外有宋元以来大食人的墓石群。南宋周去非撰《岭外代答》,收录有关波斯、阿拉伯等地记载多条,进一步增进了中国对大食情况的了解。理宗时赵汝适撰《诸蕃志》,增补了周去非书之不足。

回答4:

古代被中国称为大食的国家,主要是阿拉伯国家,但有一些区分。
被称为【黑衣大食】的是现在的伊朗伊拉克地区;被称为【白衣大食】的是现在的西班牙地区;被称为【绿衣大食】的是现在的埃及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