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元两军在襄阳单独争夺长发三十多年,后来竟达到相持6年多的地步,我们不得不谈一谈南宋的荆襄防御的重要性。
粗浅形容南宋的整个防御体系的话,如果荆襄阳是中心,两淮和川蜀就是两翼。荆襄东可策应两淮,西可保障川蜀,同样,一旦荆襄有事,两淮与川蜀皆可策应之。
说白了,荆襄防御,就是南宋防御体系中的一个突出部,是南宋有意也是被破弄出来的战略突出部,专门弄出来吸引火力和威慑敌人的,你打吧,乌龟壳,费时费力,不打吧,自己侧翼和后路不保,蒙古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后来就在襄阳城上不遗余力,哪怕费时费力牙崩了也要拿下它。
南宋有襄阳,进可攻退可守,一旦有失,则襄樊和其以南沿汉江沿线的城市,如郢州、德安府、黄陂等构成长江和武昌以北的防御支撑即告崩溃,江汉平原以北难守,武昌接着就直接遭受到威胁。
武昌和其长江北岸地区的失守,将使北方军队顺江而下,进逼南宋核心地区;而且也可沿江北的黄、蕲、舒直接威胁到淮西后方,整个淮东和淮西的防御将不攻自破,两淮的军队只能最后撤至长江,困守在首都一地,原来相持的平衡便很快转为,南方军队的全面被动。
(襄阳城护城河:均宽180米)
况且,蒙古中间一刀还能砍断了两淮和川蜀,使川蜀成孤地,江汉平原,这个经济重地,将落入了蒙古手中,之后,南宋核心地区将面临逐步被包抄和压缩的事实。
所以,南宋死都不能让,拼命派出了很多轮水军还有其他军队支援。蒙古人,看到久攻不下,于是玩起了围城打援,在支援部队全部失败以后,襄阳城真正的成了孤城,真的是弹尽粮绝陷入绝望,最后投降。紧接着,就如上所述,南宋一步步走向覆灭,直到崖山海战,画了句号!
对于南宋,襄阳在,则两淮和川蜀俱在,襄阳失,则天下亡之始也。
这就是为何蒙宋相持之原因了。
襄阳城对于宋朝来说是个重要的城池。宋朝和蒙古国的军队都无法打赢对面,因此会在这里对峙6年之久。
荆襄防御,就是南宋防御体系中的一个突出部,是南宋有意也是被破弄出来的战略突出部,专门弄出来吸引火力和威慑敌人的,你打吧,乌龟壳,费时费力,不打吧,自己侧翼和后路不保,蒙古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后来就在襄阳城上不遗余力,哪怕费时费力牙崩了也要拿下它。南宋有襄阳,进可攻退可守,一旦有失,则襄樊和其以南沿汉江沿线的城市,如郢州、德安府、黄陂等构成长江和武昌以北的防御支撑即告崩溃,江汉平原以北难守,武昌接着就直接遭受到威胁。
襄阳城对蒙宋战争是有很大的战略意义的,能够提升国家实力,之所以两军会在这里对峙长达六年,是因为双方的实力都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