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败姜维令诸葛亮也无计可施的猛将,为啥很少有人知道?

2025-04-06 20:12:5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各路诸侯纷纷登上历史舞台,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好不热闹,之后经过轮番混战,终于形成了魏、蜀、吴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当以曹魏集团的实力最为强大,蜀汉和东吴次之。

这期间,除了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人早已为大家熟知以外,同样还涌现出无数盖世名将,像曹魏的典韦、许褚、五子良将,蜀汉的五虎上将,东吴的孙坚、孙策、太史慈等等,他们不但个个身手不凡,也为各自的阵营立下战功无数。

然而,因为这些 “巨星”的光芒实在太过耀眼,以至于有很多无论是领兵能力还是武力值都很出色的将领被他们所掩盖,甚至被世人遗忘,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件非常令人遗憾的事。


今天要说的这个人便是如此,他不但数败姜维,还多次识破诸葛亮的妙计,令诸葛亮的北伐无功而返,从而保证了曹魏的稳定,可就是这么一个牛人,时至今日,却很少被人提及,甚至很多人在听到他名字的时候都是一脸茫然。

那么,这个被严重低估的牛人到底是谁呢?他就是郭淮郭伯济,太原阳曲也就是今天山西太原人,毫不夸张的说,曹魏后期真正能阻挡蜀汉大军北伐的大将并不多,郭淮便是其中之一。

当初郭淮曾跟随曹操一起征讨汉中,之后曹操回到洛阳,他作为司马留下来与主将夏侯惇一起驻守汉中,抵抗刘备,过了几年,刘备果然前来攻打汉中,由于当时生了病,郭淮并没有随同夏侯惇一起去抵御刘备,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夏侯惇在这场战斗中被黄忠给斩杀了。


两军阵前失去主将乃兵家大忌,如果处理不当,很有可能就会兵败如山倒,关键时刻,郭淮不但收拢残部,还及时推举张郃代替夏侯惇为主将,从而稳定了军心,到了转天,刘备想渡过汉水发动进攻,当时所有人都觉得敌众我寡,应该依靠汉水作阵来狙击刘备。

但是,郭淮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说:“这样做无异于向敌人示弱,根本无法击败敌人,绝不是上策,不如咱们撤离岸边,在远处设阵,诱使敌人前来,等他们渡到河中央再发起进攻,如此一来,定可打败刘备。”,最后众将依计而行。

结果见到郭淮摆出的阵势,刘备果然有了疑虑,担心遭到埋伏,一直没敢渡过汉江,相持不下之际,郭淮命令全军坚决死守,绝不退缩,一时间让刘备也是无可奈何,虽然最后汉中还是被刘备所得,但是,郭淮却在这场战斗中发挥了自己精准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展示了其过人的军事才能。


后来曹操去世,曹丕即位,对于郭淮,曹丕是非常看重的,不但加封他为关内侯,镇西长史,很快又被提拔他为代 理征羌护军,与张郃等人一起平定关中,之后已经升为雍州刺史的郭淮在平定安定羌大帅辟蹄反叛的战斗中名声鹊起,威震边疆,被胡人、羌人敬为神明。

虽然和诸葛亮的交手中,郭淮负多胜少,但是,在诸葛亮第五次北伐之际,他却有如神助,几次识破诸葛亮的计谋,令诸葛亮无功而返,当诸葛亮率大军驻扎在渭水之南的时候,司马懿分析形势之后认为,如果诸葛亮从武功出兵,依山往东走,是件可怕的事情,如果他率军向西前往五丈原,那就万事大吉了。

结果诸葛亮还真是去了五丈原,就在包括司马懿在内的所有将领为之欢呼的时候,唯独郭淮断定诸葛亮一定会争夺北原,并主张先将这里占领下来,只是众人对郭淮的话并不以为然,郭淮说道:“如果诸葛亮跨过渭水登上北原,就可以连兵北山,断绝陇道,震慑住臣民和胡人,这是涉及到国家安危的最大隐患。”


直到这时,司马懿才意识到北原的重要性,赶紧派郭淮领兵占领北原,果然,还没等防御工事建好,蜀军就杀到了,经过一番厮杀,两军谁也不能奈何谁,形成了对峙的状态,几天之后,诸葛亮率大军西行,曹魏将领都认为诸葛亮这是要攻打西围的节奏。

这时,又是郭淮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诸葛亮攻打西围是假,进攻阳遂才是真,果不其然,当天晚上,蜀军就开始向阳遂发动了猛烈的攻击,好在经过郭淮的提醒,魏军有所防备,这才击退了蜀军的进攻。


虽然没过多久,因为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不得不撤退,但如果不是郭淮的多次料敌于先,魏军很有可能在诸葛亮还未病逝的时候就遭受到了重创,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后果将不堪设想,很难说三国后期的走势会不会因此发生改变。

及至后来,郭淮在同姜维的数次交手中也是大获全胜,抵御住了蜀军的北伐进攻,极大的缓解了曹魏方面的压力,正元二年即公元二五五年,郭淮去世,被追封为为大将军,获谥号贞侯,陈寿如是评价:“郭淮方策精详,垂问秦、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