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加坡的医疗保险

2025-04-05 20:56:50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新加坡是全球消费排名靠前的国家,衣食住行尚且如此,那么医疗更是不容忽视的开支。万一不小心生个病做个手术,先不说误工费,每天住院如果没有医保报销的前提下绝对是一笔高昂的数额,有可能把一年半载的工资都用在住院上了。
      加上后疫情时代的余波,更是让人们对于医疗保障更加的重视了起来。如果没有医保,那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可真的是生不起病啊!
      那么,在新加坡的医疗保障体系有哪些板块构成?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保障呢?今天,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新加坡的住院医疗保险制度。以及作为漂在坡岛的外国人,该如何购买适合自己的医保?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新加坡的医疗保障体系主要由终身健保和私人综合健保计划构成。
什么是终身健保(Medishield Life)? 终身健保是由中央公积金局(CPF Board)管理的一项全国性基本医疗保险计划。终身健保自2015年11月1日起将取代健保双全,并依据全民普及的原则, 为所有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提供终身保障。终身健保无需申请。终身健保旨在帮助国人支付高昂的医疗费用以及如肾脏透析及癌症化疗等昂贵 的门诊治疗费用。
      这份保险属于基础医疗保险,因为它可帮国人和PR支付B2级或C 级病房费用及公共医院享受津贴的治疗的费用。即使您入住公共医院的A级、 B1或B2+级病房或私人医院,您仍然可以向终身健保索偿,不过索偿金额将调 整为等同于B2级或C级病房的费用金额,并且受终身健保索偿顶限的限制。
      患有严重的既存病症的PR及国人可能需要支付额外保费(标准终身健保保费的30%) 长达10年。这些额外保费并不体现其保障范围的实际费用,因为保障患有严重 既存病症的国人的大部分费用将由政府承担。
      政府将为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在支付终身健保保费,以及支付额外保费 方面,提供津贴援助。对于那些获得政府津贴后仍然无法负担保费的国人, 政府将会提供额外保费援助。没有国人会因为无力支付保费而失去终身健保的保障。
      从2021年起,各年龄层的保费都将提高,增幅介于11%到35%。

因为不同年龄段、不同家庭收入的人保费本身不一样,预计增加的金额从$15至$525新币/每年。
保险覆盖有什么变化?1)终身健保的索偿范围也会扩大,每个保单年的索偿顶限将从目前的10万元上调至15万元(新币)
      2)特殊情况的病患也能索偿更多,包括在社区医院接受亚急症护理(sub-acute care)的病患
      3)对于住院的病患来说,普通病房和重症监护室的每日住院费都有所提高。
什么是私人综合健保计划(IP)?

      个别保险公司所提供的私人综合健保计划(IP)可提供比终身健保更高的医疗 保障。私人综合健保计划包含两个部分 _ 基本的终身健保部分和由私人保险业者 管理的额外私人保险部分。此部分通常可保障公共医院A级或B1级病房或私人医 院的费用。
      提供私人综合健保计划的保险公司都已在新加坡卫生部网站上列出:
      自2016年5月1日起,所有提供私人综合健保计划的保险公司都必须提供划一私 人综合健保计划 (Standard IP)。
      这项计划的保障范围针对B1病房医疗的费用。所有提供综合健保计划的公司都会提供相同的划一私人综合健保计划。一般 来说,这项计划的保费比其它综合健保计划的保费来得低。
      在您决定是否投保私人综合健保计划之前,不妨考虑下列问题:
      您希望入住公共医院的私人病房或受津贴病房还是私人医院病房;以及您在住院治疗期间是否希望能 够选择医生。此外,您是否能够长期负担私人综合健保计划的保费。
      由于那些投保私人综合健保计划的国人已同时获得终身健保保障,因此这项计 划的保障范围没有重复。保单持有人需为终身健保和私人保险部分的保障范围 支付一笔保费。在索偿时,保单持有人只需向私人保险业者申请索偿便可以了。所收到的赔付额将由终身健保部分和额外的私人保险部分组成。
      终身健保保费全部可由保健储蓄支付。如果您或家人投保了私人综合健保计划,不仅可用保健储蓄支付私人综合健保计划保费中的终身健保部分,还可用其支付您的私 人综合健保计划保费的私人保险部分,直至达到卫生部所规定的现行额外提款顶限。
我应购买多少金额的健康保险?如果您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您应首先考虑并决定是否需要终身健保之外的额 外健康保险。在决定购买的保障金额时,您应考虑以下因素:
      您的健康保健需求;雇主提供的医疗福利;您对医院/病房类型的偏好;您是否想要自己选择医生;在不幸患病或残障时,您所需的收入保障水平;以及您长期支付相关保费的能力。根据您缴付保费的能力来安排和规划适合你的健康保险。同时需要了解大部分健康保险在退休后仍然需要支付保费。
我在投保健康保险时还应了解些什么? 建议如果需要有关是否购买健康保险以及购买何种类型保险的建议,您可向受新加坡 金融管理局(MAS)监管的财务顾问或保险经纪进行咨询。
      在咨询时,应先了解您的保险代理或经纪是否拥有必需的健康保险资格。您可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网站上的金融机构名录中查看受金融管理局监管的机构名单。
      “冷静期” 大多数健康保险保单都会提供14天的冷静期(自您收到保单合同之日算起)来让您审 查新保单,而私人综合健保计划则提供21天的冷静期(自您收到保单合同之日算起) 来让您能检查保单。
      在此期间,如果您认为保单不符合您的需求,保险公司便会在扣除相关医疗及其他费用后,将您的保费如数退还。您必须在收到保单之日算起的 14天(私人综合健保计划则为21天)内,以书面的方式通知保险公司您要取消保单。
      如果您住院治疗在新加坡,高品质的公共及私人医疗机构比比皆是。但是,私人和公共医院的医疗 护理费用以及不同等级病房的住院费用之间的差异却是非常大的。
如果涉及住院治疗,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查询病房收费和医生推荐的医疗项目的费用;查询依据您的健康保险保单,您可入住何种等级的病房以及您的健康保险保单将承担多少费用考虑您所拥有的选择依据您的负担能力选择病房或治疗
外国人如何在新加坡购买医保?目前在新加坡有7家住院医疗保险公司产品。分别是AIA, AXA, AVIVA, Great Eastern, NTUC, Prudential和Raffles Hospital, 各家公司有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配套。
      一般分为两部分:
      1. 基本险,根据覆_政府还是私人医院,病房条件的档次而有不同的中高低档配套,本地人和绿卡持有者多数可以用CPF MA账户缴费;
      2. 附加险,覆_保障的是账单的deduction和co-pay部分,必须用现金交付。
新加坡医疗住院保险的限制普通门诊是不能报销的 除了住院或手术前180天,出院或手术后365天之内的门诊等费用可以报销之外(注:不是所有的保险公司都报销前180天,后365天的门诊和其他费用),平时发烧感冒或者由于一些疾病去看病,或者看专科门诊,但又无须住院和手术,这种情况是不能报销的。 换句话说,医疗住院手术险保的是高额的住院和手术费用,对于一般的门诊是不能报销的。(癌症和肾脏病除外,癌症患者化疗,和肾脏病人长期洗肾,不需要住院,也可以报销。)
为何没有覆盖普通门诊的个人保险? 因为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医疗住院保险只有当投保人住院及手术的情况下才可以报销,理赔的几率较低,所以计算出的保费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对于投保人来说,花小钱保障大的医疗支出,投保的意愿高。
      而报销门诊的个人保险,发生的几率非常高,所以计算出来的保费一定不便宜。人们不会为了相对小的门诊费用,而支付相对高的保费。
那在新加坡是否完全没有保障门诊的保险? 不是的。
      一般上可以在工作单位和学校报销门诊费用,但那并不是由公司和学校承担的,而是公司和学校为员工和学生购买了集体门诊保险,支付了保费,由保险公司报销门诊费用。
      工作单位和学校提供的集体门诊保险,通常是在指定的诊所看病,每次看门诊只需要支付 0-10元不等。 有些福利好的公司,配置的集体保险甚至覆盖了员工的家属的门诊保障。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集体门诊保险相对于个人,理赔几率相对低,所以计算出的保费在公司和学校可接受的范围内。
新加坡的留学生,学校已经有了集体保险还需要购买保险吗? 无论公立,私立或者国际学校的集体住院医疗保险,类似国内的学平险,理赔顶限相对于个人医疗住院险不高,和个人医疗住院保险50-200万新币的理赔顶限相比要少了许多;一些集体意外保险只保障发生在学校范围之内。
      学校提供的保险保障一般性的疾病可以,但是如果是复杂的手术或者需要长时间的住院治疗,理赔顶限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但是学校的集体门诊保险是不错的,平时有个头疼脑热可以充分使用这个福利。
      医疗手术保险方面,因为学生年龄小,保费本来就不贵。以16岁的青少年为例,保障公立医院的医疗住院险只需要每年花不到400新币,就能够保障在公立医院每年50万新币的理赔顶限,有了这样的保障,家长也能心安了。
除了集体门诊保险之外,多数公司也为员工提供了医疗住院险的福利,而且有的公司福利保障还非常的不错(建议在新加坡工作的人士,去HR查一查保障的条款和范围。但几乎每一位新加坡本地人都会有自己的一份商业医疗住院险的。主要有三个考量:1.为了在事业上有更好的发展和机会,许多人一生中会换几份工作的,许多人积累了经验后选择出来创业。当从A公司跳槽到B公司的时,(公司为员工提供的都是集体保险)B公司的薪金待遇条件可能不错,但在保险方面就不一定有A公司的保险保障全面。
      2.上面我们提到了各保险公司都对Pre-Existing 预有疾病有限制,那么当从A公司跳槽到B*公司时,要充分了解B公司的保险条款,是否B公司的集体保险公司可以接受?要细读公司保险的条款!如果不能接受,那么对于这位想要跳槽的人士的风险就非常大。
      举个真实的例子:曾经有一位朋友在年轻的时候患上了癌症,虽然后来痊愈了,但因为年轻觉得身体没问题就没有买商业保险,虽然癌症已经痊愈但还是没有保险公司可以接受她。结果,她没有选择,只有在原公司工作直到退休,因为只有原公司的保险还可以保障她。因为没有自己的保险保障,错过了好几次跳槽转运的机会。
      3. 即使公司提供了医疗保险,而且也不想跳槽。
      可是总不能工作一辈子,离开公司那天,公司保险的保障也随之消失,年纪大了患病几率会更高。更何况,许多人出来创业的话,医疗保障一定要提早做好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