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立功、立言”者,古往今来,有几人?

2025-04-17 19:12:50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因为这样的伟人,古往今来就没几个。。。基本上你都列出来了

孔子、老子的功德中国历史上少有人能比,我们骄傲的“中华文化”,他们是最伟大的创始与传承者啊。

你没有列出的,是孔子之前的人,黄帝、神农虽不可考,但是尧、舜、禹还是可考的,立功、立德当然没有问题,立言,只能说那时的东西留下的太少了。《论语》最后讲了几句,实在太伟大了: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曰:“予小子履,敢用玄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简在帝心。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周有大赉,善人是富。虽有周亲,不如仁人。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

达摩应该算,不过,前面你列的都是中国人。。。
为中国佛教做出最伟大的贡献的,当属玄奘啊,立德、立功、立言,无论从哪一点来说都是很了不起的。现今流传最广的《心经》就是他翻译的,什么“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

回答2:

从古人的标准来看 曾国藩是千古完人 立德立功立言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回答3:

无有一法可立,是真立。
比如父母生养了孩子,然后每天都在嘴边念叨着:是我生养了你,我对你有养育之恩。等我老了你得报答我。执着这个功德相,就已经不是功德了。何言立呢?
德是使万物休养生息的土壤,功是万物欣欣向荣的现象。至于言不可立。试问有哪一句话是永恒正确的真理呢?对于适合他的人说才对,对不适合他的人说就是废话了。

回答4:

这句话并非出自司马迁,而是出自左丘明的左传:“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追求三不朽是中国古代士人的梦想与理想状态,当然能达到者凤毛麟角。加上评判标准不同,意识形态变迁,自然众口不一,毁誉纷纭,难以统一。
有一种说法,中国历史上达到这一标准的只有两个半人:孔子、王阳明、曾国藩(半个)。当然只是坊间流传之论。
文人重立德、能立言,而复能立功者较少,故而人们习惯于从立有军功的文臣中寻找,如此说来,诸葛亮应该算一个,范仲淹应该算一个(先乐后忧,是其德也;“胸中有数万甲兵”“军中有一范,敌军惊破胆”,是其功也),王阳明(心学大师,又有军功而被封新建伯),曾国藩应该算一个,周恩来应该算一个。达摩的故事是附会出来的,不能算数;老子虚静自持,生前默默无闻,其道德思想被后世敷衍引申,不能算做他开创道教。孔子周游天下,弟子众多,又有入世经历,可以算一个。关于曾国藩评价不一,窃以为文正公应该可以算一个,附上时人的一副挽联:
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
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