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尔·贝尔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区分为“前工业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三大阶段。
他说:“在前工业社会里,占压倒多数的劳动力从事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在内的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挑战。工业社会是生产商品的社会,生活是对加工的自然的挑战。在这个时代,技术化、合理化得到了推进。后工业社会是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社会。因此,最重要的因素不是体力劳动或能源,而是信息。”(丹尼尔·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82年第1版,三联书店,126-127页。)
每个国家都要经历工业化阶段,中国也不例外,中国现在还是农业社会,但正经历工业化的凶猛进程及其阵痛,工业社会仍然需要农业,但却是高度技术化,高度集团化的农业。也就是农业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用工业化方式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按照专业化、协作化、联合化、集中化、企业化的要求,把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管理、销售等生产要素组织起来,彻底改变一家一户的小生产方式,使之融入社会化大生产。
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过渡是历史的必然,但是工业社会并不意味着农业完全消失。二者的区别是以哪种产业模式发展为主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