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六中学的学校发展

2025-04-08 12:43:2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始建于1924年,她的前身是从德女中,著名女作家萧红就是她的早期毕业生,1963年被教育部选定为全国重点中学,1978年被黑龙江省确定为首批办好的重点中学之一。80多年的办学历史使六中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鲜明的办学思想和独特的办学风格。 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提升学校办学条件,奠定六中事业发展之基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必须密切结合,加大对科学技术的使用与推广,能够极大的促进教育的发展,能够更多、更快地培养优秀人才。为了完成这一伟大任务,虽然我校正处于事业发展阶段,面临很多困难,但作为教育者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广开思路,积极发挥集体智慧,下大决心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解决事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消除瓶颈负面影响,最大限度地促进六中的事业发展。
2005年8月,我校的一栋教学楼被权威部门鉴定为D级危楼,学校校舍极为紧张,一个学年的学生没有教室使用。学校一方面租借校舍,一方面筹措资金规划建设新校舍。在市规划局、市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2006年8月,一栋12456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矗立在六中的校园里。
为了改善学生活动场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深入推行素质教育,学校投入资金重新铺设了篮球场地,并购买了8副高标准的篮球架。学校还求得市财政和教育局的支持,将运动场改造列为第七批行业规划,2007年,一个全新的塑胶运动场将会丰富六中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原有基础上又提升办学水平。
作为一个有着八十年办学历史的名校,六中的许多设施都已落后,但着眼于长远发展,必须克服眼前困难。经过科学规划,学校已拆除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由师生自己建设的一栋简易体育馆,即将在公滨路一侧新建一栋艺体综合楼和一栋食堂,将原有食堂改建成图书馆。这几项工程的完成将奠定六中事业发展的雄厚基础,全面改善六中的办学条件,满足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 加强师德建设,打造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铸就六中事业发展之魂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根本保证。学校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永远不变的工作重点,着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知识渊博、品格高尚、精于教书、勤于育人”的教师队伍,以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衡量一个学校教师队伍合格与否,首先要看的就是师德如何,因此,我校始终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把师德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通过师德建设,全校教师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为人师表,敬业爱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认真贯彻执行哈尔滨市教育局向社会做出的“八项承诺”、制发的“十五条禁令”、“五要五不准”以及学校推出的《哈六中教师文明公约》、《哈六中行风建设方案》、《哈六中党风廉政建设方案》和《哈六中班主任工作手册》,对教师进行多种思想教育活动,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政策水平,规范教师行为,尤其是班主任行为。在评优、晋级、评职称、提干问题上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近些年,我校涌现了一大批师德高尚、甘于奉献、学生喜爱的优秀教师。他们活跃在教育一线,教育教学双优,培养了大批优秀学子。李佳宁同志是哈尔滨市先进性教育报告团成员,2006年7月荣获黑龙江省“现代园丁奖”,她将所获得的6000元奖金其中的3000元捐给西部“母亲水窖”工程,其余3000元捐给了我校的贫困学生。市优秀教师吕爱红,一位学生、家长信赖的朋友,她的电话成为与班级学生和家长沟通的热线,学生的烦恼向她诉说,家长遇到教育难题向她请教,高考志愿向她咨询。她坚持每年为班级订阅两份报纸;为困难学生支付书费、杂费;寒暑假她不辞辛苦,走访了全部学生的家庭;进入高三,她每天组织学生自习到晚上十点,没有公共汽车只好打的回家。学生们说:“我们曾怀疑,当今还有无私奉献的人吗?老师,我们从您的身上找到了肯定的答案。”彭雪花、刘洪贵、肖广胜、王玉春、韩玉成等名优教师谢绝社会补习班高薪聘请,全身心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
六中已经打造了一支观念新、作风正、素质高、业绩优的高水平教师队伍,它是六中事业发展的灵魂,是六中事业腾飞的动力。 强化校园管理,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整体提升全民族的素质。为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校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抓好常规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学校的高考成绩名列前茅;另一方面,开展各种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各项文体活动,一年一度的艺术节、体育节,各种球类比赛,各种器乐演奏会等,锻炼身体,陶冶情操;有各类社团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中秋赏月篝火晚会、赏菊诗会、课本剧等等,高雅、文明,培养能力,提高素养;还有各种各样的综合实践活动、社会调查和小课题,例如参观气象台、发电厂、自来水厂和污水处理厂,听取工大的航天技术报告、农大的“克隆”技术报告,到哈一机、银行的调研,针对体育彩票、福利彩票的热销,新的交通法规的实施,书吧与网吧的对比,中国快餐业与外国快餐业的比较、辛亥革命时期的哈尔滨、中国兵器发展、哈尔滨的保护建筑、“七三一”、满族文化等问题小课题,大量的活动不仅增长学生在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还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阅历,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加强校园管理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基本保证。学校狠抓新生入学教育,通过入学教育、开学式、军训等教育活动规范新生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健康品质。坚持值周班制度,规范学生的文明礼貌行为。贯彻《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哈六中学生在校一日常规》,开展“三文明”达标活动,积极开展“强素质树形像做表率”活动,要求学生注重品德修养的积累,从基础道德做起,逐渐完善自我。狠抓卫生、自习、间操管理,向德育常规要质量,向德育管理要质量,以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通过养成化、规范化教育和“三文明”达标活动使学生达到仪表端庄、谈吐文雅、举止文明、品行优良。
六中拥有秀美的校园环境,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优秀的教师队伍,高素质的学生群体,赢得了社会、学生和家长的赞誉。六中的全体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奋斗在新课改的最前沿,不断拼搏,不断奋进,继往开来,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