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镇的历史沿革

2025-04-05 00:49:42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安平镇历史悠久。相传,汉末此处逢集,以买卖公平,交易平安,商贾呼称安平集。据明朝王家辅墓铭志载“古为陈(今淮阳)宋(今商丘)通衢,上官往来,民苦庐舍之役,公与安平集之北隅创盖官亭......”可见安平在明朝时即为一方大集镇。
安平镇在历史上曾两次建县。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上记载:“涡水又东经安平县故城北......。”《陈留风俗传》上说:“大棘乡故安平县也。”清光绪二十二年版《鹿邑县志》记载:“安平县在县治西北七十里......集(安平集)之西南又确有废城遗址也。”可见安平古时曾经设县。第二次设县是1948年秋,为了消灭郭磬波土顽武装,巩固新政权,保卫胜利果实,中共豫皖苏二地委决定,划出鹿邑西北部杨湖口、赵村、玄武、安平、李原、黄集六个区设置安平县,县治驻玄武集。1949年4月长江以北解放,安平县即行撤销,隶属于鹿邑县。1954年9月由鹿邑县划归柘城县,设置为柘城县十一区,辖王堂、靳阁、大梁庄、安平、大宋庄、蔡洼、罗庄、铁关、丁口、王营10个乡。1955年设安平区。1956年调整为安平中心乡,辅导罗庄、后岗、李楼3乡。1958年建立安平人民公社。1962年调整为安平区,辖铁关、靳阁、梁堂、尚庙、王堂、后岗、张桥、安平8个公社。1964年9月调整为人民公社。1978年8月安平人民公社划分为安平人民公社和铁关人民公社。1984年人民公社改乡。1997年10月撤乡建镇。2005年12月铁关乡撤销合并于安平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