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隅级一推出立刻受到不少瞩目,因为本级舰的外型与航空母舰或美式两栖直升机突击舰(如塔拉瓦级、胡蜂级)十分相似,拥有大面积长方形全通式主甲板,上层结构位于舰体右侧。因此,很多国家的媒体舆论便质疑,日本是否藉由输送舰的名义偷偷建造了变相的轻型短距起降航空母舰,抑或这种输送舰与旧日本海军时代的出云级客轮或剑崎级潜水母舰一样,在设计之初便暗藏日后改造为航空母舰的意图。
但是实际上, 只要对大隅级的实际结构稍有了解,就知道前述的推论完全是子虚乌有。大隅级的全通式主甲板虽然长达120m,但真正的飞行甲板仅有从舰岛后方算起到舰尾的50米而已,只能让两架直升机同时起降;而舰身中段舰岛旁的甲板宽度仅有12m,无论让直升机起降或作为STOVL机种的跑道都嫌太窄,只能用于车辆或直升机的停放。此外,大隅级并没有航空母舰或美式两栖直升机突击舰所需要的甲板下机库,而主甲板下方的货舱甲板宽度仅有15m,这个尺寸已经与直升机的长度相近,意味即便有办法将直升机硬塞进去,也完全没有多余的空间进行调度与作业;当然,机库里相应的加油、装弹与但要储存、维护与消防设施都得找地方加装,这些牵涉到船舰既有基础设计(例如必须更动承载重量的纵向舱壁),几乎是不可能办到。而两具用于运输车辆物资的甲板升降机的尺寸(14×6m) ,也不足以容纳大型直升机或短距起降战斗机等航空器;由于这两具升降机并非设置在舷外,因此除非进行大规模改造,否则根本不可能更动。由于大隅级的原始设计就是规划成一艘船坞登陆舰,因此推进系统能提供的航速(最大仅22节)与航空母舰相差甚远,而舰尾坞舱也占掉更多改造成航空母舰所需的额外空间。再者,大隅级现阶段根本没有与两栖突击舰或航空母舰相似的航空管制、战役指挥等指管通情装备。
总而言之,大隅级只能算是一艘长得很像航空母舰的输送舰,其现有硬体设施充其量只能与美国惠德贝岛级船坞登陆舰相提并论。虽然据说日本海自在1995年曾公开表示,大隅级能用现成的成套器材改装为直升机母舰,但前述包括升降机与货舱甲板构造限制,使大隅级即便改装强化航空操作能力,整体限制也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