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冬眠呢,所有的龟都可以冬眠,这是它们的本能,温度降低连非洲土生土长的苏卡达都可以睡上好几天呢。但是本能可以冬眠,不代表冬眠对它们没有危险。从进化论可以知道,动物在漫长的历时中是会逐渐迁移的,会慢慢适应某个地域的环境,在这个适应过程中会存在大量的死亡,经过数代甚至数十代的优胜劣汰后完全适应。也就是说它们的祖先可以冬眠,但当它们迁移到不需要冬眠的地区时,冬眠的本能还在,但能力被极度削弱了。
再回来看缅陆的生活环境,东南亚,亚热带,年平均温度20度左右,再细看每一个月的历时温度数据,你会发现有个别时候,例如广西这些地区也是会有气温低于10度的环境出现的,但这种温度持续时间不长。通过这个环境温度数据,基本可以判断缅陆可以冬眠,但不能长期冬眠。也就是说,如果温度适宜它们可以好几年不冬眠,如果遇到寒流来袭(例如2008年中国南方那场特大雪灾,广西也降到7、8度的气温),短暂的一两周气温下降,它们的本能会让它们根据这个温度进行短期冬眠来度过寒流,这是安全的。如果持续时间过长,例如三个月以上我认为缅陆会出现冬眠危险。在这里面还有一个指标就是实际温度数值,我们知道温度到15度左右龟就不吃东西了,但这个时候还是比较清醒的,当温度10度左右的时候基本进入深度睡眠状态。这里就涉及到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自然环境里,广西等地最低气温也就7、8度持续时间不长,所谓冬天大部分时候在10~15度之间或者更高一点。所以这种温度下的缅陆,冬眠是适应且相对安全的。如果用安徽的气温来做对比,冬天零度甚至零下是很常见的,而安徽的黄喉、黄缘这些品种的龟确是可以在这样的温度下安然过冬,对它们来说这个温度是适应且安全的。如果缅陆拿到安徽的野外,我认为是很难度过冬季的,即使它可以冬眠,因为温度比原产地的温度下降太多太多了。而人工环境里,大多是可以控制的,控制在10度左右让缅陆冬眠,显然也是比较符合原产地的气候属性的。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每一只龟的体质都是不同的,大部分的草龟在陆地上无法进食,但也有不少草龟在陆地上不需要水照样大吃大喝,所以如果你养一只体质好的缅陆年年在4、5度温度冬眠两三个月,它身体撑得住,如果体质不好呢,那显然就有待斟酌了。
所以我的看法是,根据产地历年的气温数据判断,缅陆是可以在10度左右进行两三周、甚至一个多月的短期冬眠,这是安全的。至于是不是可以像安徽的乌龟那样5、6度下还可以连续冬眠3、4个月,目前没有数据或者实验可以证明可行。
缅陆能不能冬眠现在还是个争议问题,我倾向于不冬眠,很可能它这两个月一直在挨饿。
眼眶红是空气太干燥了,滴一些眼药水。
缅陆毕竟是热带或者亚热带龟,冬眠时间不能跟温带龟比。你要考虑东南亚、至少是广西、云南的气候,确定其冬眠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