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书笔记

2025-04-10 01:16:34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大师,他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论述了一个管理者如何做到卓有成效。这本书是德鲁克最著名的管理学著作之一。

这本书不仅对于管理者,多于个人的管理也非常有借鉴意义。德鲁克在书中写道,每个人都必须卓有成效吗?
卓有成效是管理者必须做到的事,但是在所有的知识组织中,每一位知识工作者其实都是管理者——即使他没有所谓的职权,只要他能为组织作出突出的贡献。
管理者的成效往往是决定组织工作成效的最关键因素;并不是只有高级管理者才是管理者,所有负责行动和决策而又有助于提高机构工作效能的人,都应该像管理者一样工作和思考。
如何卓有成效?本书中主要强调了以下5点。
1.记录并分析时间的使用情况。
2.把眼光集中在贡献上。
3.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4.要事优先。
5.有效决策。
这5点是不是看起来很熟悉,也很简单。大道至简,这么简单的5个方面,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做到的话,他必然是卓有成效的。可是真正能够做到这5点的,并不是很多,即使是很多高级管理者,他们也未必能够做到。
德鲁克在文末的结论部分写道,本书并不是教科书,因为有效性虽然人人可学,但却无人可教。有效性不是一门课程,而是一种自我训练。
学习本书,不是学到了多少知识,关键是把书中的5点真正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并在工作中不断磨练这些方面。
德鲁克在第2章就讲了要掌握自己的时间。时间是最稀有的资源。若不将时间管理好,要想管理好其他事情就只是空谈。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必须集中他的自由时间。他知道他需要集中整块时间,时间分割成许多段,等于没有时间。
卓有成效如果有什么秘诀的话,那就是善于集中精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总是把重要的事情放在前面先做(first things first),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事(do one thing at a time)。

管理者越是想做重大的贡献,越是需要有更长的“整块时间”。
时间分割成许多段,等于没有时间,这句话非常有警示作用。现在人们的时间很容易被碎片化,我们仿佛有很多时间,但想想又每个人都很忙,每个人都没有时间来思考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近来越来越发现集中整块时间的重要性。以阅读为例,原来我的阅读方法是每天读20页,一本书要读很久,而且,读到后面总是忘记前面读的内容。近来,开始用整块的时间阅读,发现阅读速度快了很多,而且效率也提高了。专注阅读的话,2-3个小时就可以阅读完一本200页左右的书。第二天早晨就写读后感,发现自己对书本的内容吸收程度挺高的。以前,每天读20页,读完整本书,写读后感并不能那么得心应手。写读后感还有一个方法就是,一边阅读,一边写读后感,看到有感触的,立马先写下来。
第6章和第7章讲了决策的要素和有效的决策。决策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课题,决策的有效性关系着一个公司的生死。对于个人,决策也非常重要,你今天的选择和决策会影响10年后的你。
德鲁克列出了决策的5个要素。
1. 要确实了解问题的性质,如果问题是经常性的,那就只能通过一项建立规则或原则的决策才能解决。
2. 要确实找出解决问题时必须满足的界限,换言之,应找出问题的“边界条件”。
3. 仔细思考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案时什么,以及这些方案必须满足哪些条件,然后再去考虑必要的妥协、适应及让步事项,以期该决策能被接受。
4. 决策方案要同时兼顾执行措施,让决策变成可以被贯彻的行动。
5. 在执行的过程中重视反馈,以印证决策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做决策时,选择的标准以及衡量的方法是关键。德鲁克写道,最关键性的问题应该是:“相关的标准是什么?”由于这一问题,很自然就会转到关于衡量的课题:问题本身的衡量和决策的衡量。我们为决定衡量方法所耗用的时间和精力极多。
有效的决策者通常必先假定传统的衡量方法并非适当的衡量方法。否则,他就用不着做决策了,他只略做简单的调整就可以了。传统的衡量方法反映的是昨天额决策。我们之所以需要一项新决策,正表示过去的衡量方法已不适于今天了。

回答2:

记得在读某人的自传时,作者曾提到他在国外读书期间,导师每学期都会给出一个书目,要求在多长时间内读完,并提交读书笔记,若干年后,当笔者回忆起这段日子时还津津乐道,因为他认为正是这种阅读给他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受用一生。我想老师给予我们这样的要求的的确确是一个能让人有所收获的任务,这样的过程能让我们学会如何读书,如何用最快的时间去学习和吸收作者可能穷尽一生为之奋斗的思想和知识精华。如此而言,读书的道理自然不辩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