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极低。
第一,得国不正。司马懿可以篡权成功完全是因为自己活得久,把曹操祖孙三代活活的熬死了,通过欺负孤儿寡母来获得的权利,如果曹丕或者曹叡可以活得久一点,司马懿绝对没有篡权成功的可能。当年的曹操虽然也是这样做的,但是人家曹操的领土是靠自己一点一点的打下来的,只不过是借了汉献帝的一点名头而已。而司马家族完全是通过欺负孤儿寡母来获得的实权,这种行为人后人感到不耻。
第二,骄奢淫欲成风。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本来应该要励精图治,但是司马炎却整日醉生梦死,天天想着怎么充实自己的后宫,后来在灭亡吴蜀之后就立即把吴蜀原来的后宫嫔妃纳入自己的后宫,结果后宫的人生高达一万多人,这简直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以至于司马炎每天都要绞尽脑汁想着晚上到底要到哪里睡觉比较好。皇上都这样了,下面的臣子就不用说了,个个斗富成风醉生梦死,完全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第三,五胡乱华,差点让北方的汉族绝种。晋朝建立后,因为害怕自己的王朝会像魏国一样被外人夺权,于是司马炎大量的分封自己的族人到各地为王,以巩固司马家族的统治,只不过他没有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立了一个傻子做继承人,结果各地的藩王不服,引发了八王之乱。周边的少数民族乘机入侵,晋朝尽失北方之地,也给北方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
我觉得应该算是一个没有什么作为的朝代,因为像秦朝和隋朝都比晋代的时间要更短,但是他们的成就都是比晋代要更大,两晋时期非但没有创造出什么好的东西,优秀的东西反而最后酝酿出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两三百年的乱世,所以我觉得两晋加起来虽然有一百六七十年的时间,但是其成就不如只有十几年,或者是二三十年的秦代,或者是隋代,这个就可以看出西晋立国的晋武帝的能力不足,他在历代的开国皇帝里面,我觉得都算是很次的,一方面面临的情况不好,一方面个人的能力不足,所以就导致了两晋之后的长达百余年的乱世。
当年司马家族的人要是活到今天,肯定会觉得很不公平。整个一部王朝社会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篡位史。那么多人篡位,都没人批评。对于一些谋朝篡位者,比如李世民,历史还给予了高度评价。可是,为什么司马家族篡位,历史却做出毫不留情的批评呢?

(刘裕)
以至于后来刘裕在建立刘宋政权,杀掉不少司马家族的人的时候,还有一部分人,把刘裕的做法当成是一种“英雄行为”。很显然,这对司马家族是很不公平的。那么,造成这种不公平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觉得,司马家族之所以获得这样不公平的待遇,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一、从动机来说,司马家族以篡位为目的。
历史上有很多谋朝篡位者,他们之所以篡位,很多是形势所然,或者逼不得已。王莽篡汉,那是因为时代发展到西汉末年,天下已经分崩离析,朝政腐败不堪,皇帝也孱弱荒淫。这时候,急需一个有能力的大臣站出来,拨乱反正,拯救黎民。王莽便是在这种呼唤中横空出世的。虽然说,最终的结果是,王莽并没有起到这个作用,反而让国家更乱。但是他当初在上位的时候,是获得万民拥戴的,只不过是变革不成功而已。
曹操当权,那也是因为东汉已经破碎,虽说曹操“挟制天子”,但是他确实对拯救黎民苍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且,曹操在有生之年,也没有篡夺皇位。至于后世曹丕篡位,不管是曹丕逼迫也好,刘协被动退位也好,总之这事得到了平稳过渡,刘协退位后,所享受的待遇也不错。
不过司马家族不是这样做的,司马家族的动机一开始就不纯。司马懿有“狼顾之相”,还有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是对司马家族志在篡位,而不是志在拨乱反正,拯救天下黎民苍生的评价。毕竟那时候曹魏刚刚夺得政权,而曹魏政权当时还是非常受朝野拥护的。尽管由于曹家后人比较短命,皇帝的能力都不大,但也没有一个荒淫乱政者,他们不具备被夺位的必然。所以,司马家族不纯的动机,遭到了不少诟病。

(曹操)
二、从过程来说,司马家族杀戮太多。
我们说“滴血的皇位”。司马家族获得皇位的过程,正是对这一句话最生动的最淋漓尽致的诠释。
司马家族在获得皇位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是踩着血印往前走的。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把曹爽家族及其党羽全部杀光。接着,司马懿又诛杀司空王陵以及党羽,可以说,朝臣都被他杀了一半。不仅如此,司马懿还借助杀王陵这件事,把所有曹魏家族的人都拘捕起来,放在邺城,派人看守。
司马师当政的时候,又诛杀了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等不服的人,还夷灭人家三族。可以说,这是司马家族对朝臣的第三波杀戮。而且杀戮朝臣后,又废掉皇帝曹芳。
司马昭当政的时候,不只是杀大臣,更指示部下,对皇帝曹髦都敢随便杀。
再接着司马炎废掉曹奂,自己当皇帝。
司马家族在走向皇权的过程中,废掉两个皇帝,杀掉一个皇帝。除此外,还杀掉了无数大臣。这样的暴力手段,肯定是要遭后世诟病的。

(司马懿)
三、从结果来看,司马家族造就了中华乱世。
司马家族夺位也就罢了,如果能把国家治理好,后世绝对不会对他们那么反感。比如李世民杀兄弟夺父亲皇位,但是,此后李世民实施“贞观之治”,开启大唐盛世,因此,后人对他的评价非常高。甚至有史学家认为他的做法其实是很恰当的。
赵匡胤夺取了后周的江山,此后赵匡胤建立了北宋并统一全国。而且所建立的宋朝虽然外交上不怎么样,但经济文化却高度发达。因此,后世对赵匡胤的评价也是很高的。
可是司马家族夺取政权后,由于害怕政权再被别人夺去,所以对自己的家族进行大肆分封。这种藩王制度,是在汉朝的时候,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废除的。可是,司马家族又捡起来用。结果就是,由此造成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又由此造成“五胡之乱”。这一波乱下来,前后经历了数百年。
这个结果如此惨痛,后世怎么可能还对司马家族有好评价呢?
晋朝得位不正,司马懿一家世代受曹魏重任,他不仅篡位还赶尽杀绝,最让后人无语的是司马家的智谋就他们父子两代用光了似的,后面的一个不如一个,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五胡乱华的浩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