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哪里,谁说的?

2025-04-09 15:33:5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老子《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回答2:

您说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为您做了归结:
词目: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发音: 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释义: 走一千里路,是从迈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事情的成功,是从小到大逐渐积累起来的。
出处: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示例: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明·赵弼《两教辨》)

回答3:

九层之台,起于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 《老子》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合抱的粗木,是从细如针毫时长起来的;九层的高台,是一筐土一筐土筑起来的;千里的 行程,是一步又一步迈出来的。

说明万事起于忽微,量变引起质变!

回答4:

出自庄子的刨丁解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