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
回隆镇有多种宝贵的民间艺术。西街的“同顺会”高跷,东街的“德胜会”跑秧歌,南街的“三合会”背歌,闻名遐迩,其中背歌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街曾有抬歌,现失传于回隆。
武术传承方面,回隆镇流传有“太祖侠客刀”、“心意六合拳”等。
地方小吃
回隆烧鸡、回隆扒糕、回隆步家狗肉、煎灌肠、大锅菜、皮渣、绿豆糊涂(有传人,但未从事)
城墙
回隆镇古时人口密集,城区庞大,为防匪患及水患,于清代建造寨墙,寨墙高三丈,下宽二丈,上宽一丈,寨墙有四个城门,西门称望庚门,北门称承恩门,东门称迎春门,南门称向阳门,其中西门还流传有回隆返照的传说。解放后已全部推倒,只有高低不平的路面以及镇内许许多多寨沟可以看出当年寨墙的痕迹。今天仍有北门西门东门南门之称呼,是人们对原城门位置称呼的延续,一直未改。镇内居民今日仍有喜事进门白事出门之习俗。
寺庙
回隆镇历史悠久,商业繁荣,人口密集,因此,有很多庙宇。对于回隆寺庙有三山四寺九台十八庙,庙上有山,山上有庙之说。民国时期至解放之后,诸多庙宇都被推翻,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复兴,回隆的善男信女纷纷筹资重建寺庙。今天,行走于回隆镇内,可见临漳寺、关帝庙、泰山奶奶庙、安阳寺、苍龙庙、土地庙、三义庙、三官庙、玉皇庙、菩萨庙等诸多庙宇,另有很多庙宇如二郎神庙、文昌帝君庙、火神庙、财神庙等等没有再恢复。
百家姓
回隆镇历经千年,各代特别是明清时代,灾害频繁,移民人数剧增,由各地的人来回隆逃难或经商的人定居于此,使得回隆姓氏众多,门户林立,大户小户姓氏100个以上,因此被称为回隆百家姓。后来,一些姓氏消失,如今,经不完全统计, 回隆姓氏在92个以上。
金三角与小香港
曾几何时,回隆被戏称为“金三角”、“小香港”。原因是回隆处于两省四县交界中心点,四道街分属四个县管,西街的人犯了事跑到东街,就出了县,西街就不能随便去抓。于是回隆在行政管理上属于都来管,又都管不到的地方。同时,回隆又是一个商业繁荣之地,商业票号、钱庄、客栈、市场布满街道,人口密集复杂,综合以上因素,与香港、金三角二地情况类似,于是得来金三角、小香港的称呼。
宗教
回隆镇主要的宗教信仰有佛教、基督教、天主教、道教,有临漳寺、安阳寺、基督教堂、玉皇庙等宗教活动场所多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