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那个地方

2025-04-15 21:46:43
推荐回答(4个)
回答1:

被称为"世界屋脊”的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是东亚一个高原地区,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一般海拔在3000-5000米之间,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面积250万平方公里,有“世界屋脊”,“雪域高原”,和“第三极”之称。

青藏高原大部分在中国西部的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以及在印度查谟-克什米尔邦拉达克的一部分。青藏高原光照和地热资源充足,矿产资源主要有铬、铜、铅、锌、水晶等等。高原上冻土广布,植被多为天然草原。

扩展资料

地理:

青藏高原的周围有许多山脉,它们大多数呈从西北向东南的走向,相对于高原外的地面他们陡然而起,上升很多,其中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的许多山峰名列世界上前十位,特别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峰。

同时高原内部除平原外还有许多山峰,高度悬殊。高原上还有很多冰川、高山湖泊和高山沼泽。亚洲许多主要河流(黄河、金沙江、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等)的源头在这里。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年轻的一个高原,2.4亿年前,印度板块开始向北向欧亚板块挤压,由此引起昆仑山脉和可可西里的隆起。随着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推进,并不断向亚洲板块下插入,青藏高原在对此上升阶段中形成。

青藏高原的形成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其上升速度曾几度达到停止,但有时也非常迅速。一万年前其上升速度曾达到每年7厘米。

文化:

青藏高原上人烟稀少,但虽然如此,这里有可能在4万年前就已经有旧石器文化的人类生存。青藏高原上的文化受到其周围文化(汉文化、西域文化和印度文化)的影响,但同时它也保存了它的独有性。当地以高原农牧为主。

青藏高原自古以来居住着以游牧为主的西羌诸族部。商代泛称“羌方”;周代称西部边民为戎人,南部边民为蛮人;秦、汉之际,始称诸族部为亚羌人;后汉王朝曾与甘、青地区的先零、烧当诸羌部有往来,诸羌又与西藏地方的唐托、发羌诸部有联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藏高原

回答2:

“世界屋脊”指的是青藏高原。

它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第三极”,南起喜马拉雅山脉南缘,北至昆仑山、阿尔金山和祁连山北缘,西部为帕米尔高原和喀喇昆仑山脉,东及东北部与秦岭山脉西段和黄土高原相接。

青藏高原也是中华民族的源头地之一和中华文明的发详地之一,在华夏文明史上流传的伏羲、炎帝、烈山氏、共工氏、四岳氏、金田氏和夏禹等都是高原古羌人。青藏高原上的居民以藏族为主,形成了以藏族文化为主的高原文化体系。

地貌特征

青藏高原高山大川密布,地势险峻多变,地形复杂,其平均海拔远远超过同纬度周边地区。青藏高原各处高山参差不齐,落差极大,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区占青海全省面积的60.93%,占西藏全区面积的86.1%。

区内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86米),也有海拔仅1503米的金沙江;喜马拉雅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左右,而雅鲁藏布江河谷平原仅有3000米。总体来说,青藏高原地势呈西高东低的特点。相对于高原边缘区的起伏不平,高原内部反而存在一个起伏度较低的区域。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藏高原

回答3:

西藏阿里
有一种说法是:如果西藏是“世界的屋脊”,那么阿里便是“世界屋脊的屋脊”。
阿里地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级行政区。元朝称纳里,明朝称俄力思。位于青藏高原北部——羌塘高原核心地带,是中国西藏自治区的一个地区级行政区划,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之一,拥有独特的高原自然风貌。地理坐标为东经78°23′40″~86°11′51″,北纬29°40′40″~35°42′55″。地域面积约30.4万平方公里。阿里是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等山脉相聚的地方,被称之为“万山之祖”。同时,这里也是雅鲁藏布江、印度河、恒河的发源地,故又称为“百川之源”。

回答4:

青藏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