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迁都长安的原因和过程是什么?

2025-04-07 22:27:29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董卓迁都长安
初平元年(190)二月,董卓见关东军气势甚盛,对洛阳形成威胁,决定迁都长安,迁都之前,董卓先鸩杀前少帝弘农王刘辩;又因袁绍带头反对自己,大杀袁氏,自袁绍叔父太傅袁隗以下,袁氏死者五十余人。董卓又胁迫献帝迁都长安,又驱迫洛阳百姓数百万口同行。途中百姓遭军队抄掠践踏,加以饥饿劳累,死者不计其数。董卓又下令将洛阳的宫殿、官府、民房等全部烧毁,方圆二百里化成一片灰烬。董卓本人屯兵洛阳,与关东军相对抗。
这是我百度百科190年的。。。
公元191年(初平二年)。孙坚重新收拢流散部属,进驻梁县,准备再度讨伐董卓。董卓派胡轸、吕布迎击孙坚。由于胡、吕二人心存芥蒂,不能相处,还没交战,士兵就涣散逃离。孙坚趁机出击,胡轸、吕布大败而逃。董卓见势不妙,不得不派部将李傕向孙坚求和。孙坚不理,继续进攻距洛阳只有九十里的大谷。董卓被迫率军出战,被孙坚击败,退驻渑池。孙坚乘胜追击,遇吕布,大败吕布后,出兵函谷关,分兵两路,直取新安和渑池。

此时,山东诸路豪杰也纷纷揭竿而起,共同起兵声讨董卓。被多方义军逼得无路可走的董卓决定迁都长安,以避锋芒,在与百官的会议中,董卓提出此事,司徒杨彪顾虑百姓生计,坚决反对,太尉黄琬也附议杨彪,董卓愤怒不已,经司空荀爽调解才消去怒气,董卓最终还是决定迁都。但是,征讨董卓的斗争并没因迁都长安而有丝毫松懈,而是更加风起云涌。这时,董卓已成了众矢之的。